地震滑坡

作品数:354被引量:2811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许冲陈晓利徐锡伟樊晓一王秀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质通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青藏高原东部鲜水河断裂带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被引量:20
《地质通报》2022年第8期1473-1486,共14页李彩虹 李雪 郭长宝 张绪教 杨志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岷江上游大型深层蠕滑型滑坡渐进变形破坏机制与动态稳定性研究》(批准号:418772779)、《青藏高原东缘古滑坡复活机理与早期识别研究》(批准号:41731287);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川西—藏东地区交通廊道活动构造与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31)。
鲜水河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断裂带沿线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复杂,历史地震频发,并诱发大量地震滑坡灾害,对重大工程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影响.基于鲜水河断裂带区域地震滑坡防控需要,在研究分析区域地...
关键词:地震滑坡 Newmark模型 鲜水河断裂带 危险性评价 地质灾害调查工程 青藏高原 
川西巴塘断裂带黄草坪滑坡形成机制被引量:4
《地质通报》2021年第12期1992-2001,共10页吴瑞安 倪嘉伟 郭长宝 钟宁 张绪教 杨志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东缘古滑坡复活机理与早期识别研究》(批准号:41731287);《高原峡谷区内外动力耦合致灾机理研究》(批准号:41941017);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川西—藏东地区交通廊道活动构造与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319);中央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川藏交通廊道水岩作用下大型深层滑坡灾变》(编号:DZLXJK202009)。
青藏高原东缘巴塘断裂带内地震滑坡大量发育,部分保存有堵江证据,是该区历史构造活动的良好地质载体。以川西地区巴塘县黄草坪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译、现场调查、地质时代测年、工程地质分析等方法,对滑坡发育特征和形成演化过程...
关键词:地震滑坡 发育特征 地质年代 形成机制 巴塘断裂带 
西藏澜沧江流域察雅县城滑坡群成因及现状稳定性被引量:6
《地质通报》2021年第12期2034-2042,共9页田尤 陈龙 黄海 高波 张佳佳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藏东昌都地区城镇灾害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64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编号:2019QZKK0903)。
地球内外动力耦合叠加人类工程活动下的大型滑坡灾害是青藏高原工程建设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针对在澜沧江流域察雅县城南侧斜坡新发现的9处大型—特大型滑坡,采取野外调查、试验测试和数值计算,分析了滑坡的特征、成因和现状稳定...
关键词:西藏察雅县 大型—特大型滑坡 地震滑坡 滑坡稳定性 
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典型滑坡形成机理被引量:59
《地质通报》2015年第1期121-134,共14页郭长宝 杜宇本 张永双 张广泽 姚鑫 王珂 刘健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3038000);"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11BAK12B09;2012BAK10B02);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编号:2011FY110100-2);中铁二院科研计划(编号:二院科字201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02321)
在对川滇地块鲜水河断裂活动习性、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典型地质灾害实例和稳定性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鲜水河断裂带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与大型滑坡形成机理。认为鲜水河断裂对该区内地质灾害有明显的控制作用:①断裂带内岩体结构破碎...
关键词:鲜水河断裂带 大型滑坡 构造土石林 内外动力耦合作用 地震滑坡 
青海玉树活动断裂带的多期古地震滑坡及其年龄被引量:17
《地质通报》2014年第4期503-516,共14页蒋瑶 吴中海 刘艳辉 田婷婷 张铎 黄小龙 黄小巾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12016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DZLXJK201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71009)
2010年青海玉树Ms 7.1级地震发生后,笔者在开展玉树灾区地震地质灾害调查中发现13处古地震滑坡遗迹。调查结果表明,玉树古地震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玉树活动断层两侧5km范围内,规模普遍较大,多具有多期活动特征,且与周围古地震相伴生,空...
关键词:青藏高原 地震滑坡 古地震事件 玉树断裂带 地震地质灾害 
四川汶川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形成演化过程被引量:42
《地质通报》2013年第12期1900-1910,共11页张永双 成余粮 姚鑫 王军 吴树仁 王猛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课题(编号:2011BAK12B09;2012BAK10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72269);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014033;1212010914025)
2008年"5·12"汶川Ms 8.0级地震之后,地震灾区表现出显著的强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地震造成山体分水岭及山脊部位产生大量的崩塌和滑坡,崩滑体大多散落在山体的中上部,在强降雨作用下大量松散堆积物沿陡峻的沟道汇聚、加速,形成破坏性极...
关键词:地震滑坡 地质灾害链 汶川地震 高位泥石流 成灾模式 
四川汶川地震诱发滑坡与峰值速度的关系被引量:9
《地质通报》2011年第1期159-165,共7页王秀英 王登伟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项目(编号:ZDJ2010-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872209)
利用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资料和得到的地震动数据,对地震诱发滑坡与峰值速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一些基本认识:①地震诱发滑坡与地震动峰值速度(PGV)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可以利用PGV作为判别地震滑坡的判据;②汶川地震龙门山震区可以...
关键词:汶川地震 地震滑坡 峰值速度 地震动参数 灾害评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