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精确定位

作品数:24被引量:52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运泰杨智娴郑月军于湘伟靳玉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地质》《地震学报》《内陆地震》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震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海南岛及邻区地震精确定位及断裂构造分析被引量:11
《地震研究》2014年第2期216-221,323,共6页徐晓枫 王惠琳 陈小敏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海南岛及邻区地壳S波Q值成像研究"(XH12037Y)资助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2000~2012年海南岛及邻区ML≥1.0的1 035次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得到了820次地震的重定位结果.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的结果大大改善了原地震定位的精度,且部分震群更加集中密集,并向断裂带趋近;震源深度分布更为合理...
关键词:双差定位法 海南岛及邻区 震源深度 地震构造 地震活动 
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序列精确定位被引量:3
《地震研究》2008年第2期129-133,共5页莘海亮 张元生 郭晓 李稳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A07138)资助
利用遗传算法对2003年10月25日甘肃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及其余震进行了精确定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资料讨论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定位结果表明:地震序列分布集中,两次主震主要沿着民乐—永昌隐伏断裂分布;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1...
关键词:民乐-山丹地震 地震精确定位 遗传算法 发震构造 
双差地震定位法在邯郸-邢台地区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5
《地震研究》2008年第1期37-41,共5页张小涛 吕坚 马广庆 韩丽萍 靳玉科 
河北省地震局2006年青年地震基金项目资助
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利用2001—2006年间邯郸数字台网记录到的413次ML≥1.0地震的P波和S波震相到时资料,对邯郸-邢台地区(35.0°-38.0°N,113.0°-116.0°E)的地震进行了重新精确定位。经重新定位后得到其中295次地震的基...
关键词:双差地震定位 震中 震源深度 邯郸-邢台 
云南地区地震精确定位及其构造意义分析被引量:12
《地震研究》2005年第4期340-344,共5页徐彦 杨晶琼 苏有锦 刘杰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基金(2002CCD01700);云南省"十五"重大项目"地震预测预报实用化技术系统建设";地震科学联合基金(604004)联合资助
运用双差定位法,对云南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1999~2003年云南地区ML≥1.0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得到3000多个地震的精确定位结果.重定位结果显示,在东经100°和103°线附近存在两个震源深度较深的区域,最深达50km,刚好对应金沙江-红...
关键词:地震定位 双差定位法 深大断裂 地震活动 云南地区 
2002年玉门5.9级地震序列精确定位和发震构造研究被引量:5
《地震研究》2005年第3期239-243,共5页荣代潞 李亚荣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项目
用“双差法”对2002年12月14日甘肃玉门5.9级地震的主震和余震序列进行了重新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和发震机制。结果表明,在汇合处玉门断裂向深部延伸和旱峡—大黄沟断裂汇合在汇合处的断层面上发生逆推错动,造...
关键词:地震精确定位 双差地震定位法 玉门5.9级地震 发震构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