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走时层析成像

作品数:13被引量:11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余钦范刘盛东王椿镛王溪莉王志铄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蒙古石油化工》《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模型扩展和地形平化起伏地形处理方案在地震走时层析成像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报》2019年第5期1704-1715,共12页郭高山 兰海强 陈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 41674095);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YT201802;SKL-Z201704-11712180);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5051)共同资助
中国大陆中西部普遍具有强烈的地形起伏,起伏地形会对地震资料的处理分析产生严重干扰.精细处理起伏地形成为高精度地震成像的必然要求.传统方法通过填充低速介质将不规则模型扩展为规则模型来处理起伏地形.近年来,借助坐标变换将物理...
关键词:模型扩展 地形平化 起伏地形 层析成像 
初始模型对地震走时层析成像结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科技通报》2016年第8期24-27,50,共5页张小磊 张东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3-003)
常规地震走时层析算法对初始模型有较强的依赖性,初始模型与实际模型偏差较大时,需要经过很多次的迭代才能得到较好的反演结果,甚至反演结果不收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不同初始模型的反演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对常...
关键词:初始模型 一致收敛性 动态插值 
伴随状态法初至波走时层析被引量:16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年第5期877-883,819,共7页谢春 刘玉柱 董良国 杨积忠 
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通常被用来反演近地表速度结构。传统的射线层析成像方法计算效率低,且在复杂模型计算中存在不稳定性问题。为了快速、稳定地进行初至波走时层析,本文基于程函方程的有限差分形式,利用快速扫描算法实现初至波走...
关键词:地震走时层析成像 快速扫描法 伴随状态法 初至波 近地表速度 
基于Matlab平台GUI的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快速实现被引量:3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2014年第3期403-412,共10页樊华 刘明军 赵国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4078;40774071)
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是地球物理反演中的成熟方法之一,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围绕地震走时层析成像GUI的快速实现,首先简要介绍了地震走时成像方法的原理和方法,并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利用GUI开发环境编写了...
关键词:地震层析成像 速度结构 地震走时 图形用户界面 MATLAB 
利用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确定西昌地区断裂带深部几何形态被引量:1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2012年第3期423-432,共10页樊计昌 王夫运 张先康 段永红 赵金仁 张成科 刘宝峰 刘启元 海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814012;41174078)
断裂深部产状和空间几何关系是研究地壳运动变形、动力作用及其地表响应的基础,也是模拟发震断裂与强震关系的基础。为了研究川西南地区强震活动与安宁河、则木河和金河断裂的关系,对盐源-西昌-雷波高分辨地震折射剖面初至Pg波走时和断...
关键词:断裂产状 高分辨率地震折射 断层面反射 地震走时层析成像 
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反演在速度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5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6期41-43,共3页陈爱琼 周霞 朱海东 杜浩坤 
基于在均匀介质中的波射线传播理论,应用直射线追踪方法进行了射线走时正演计算,并选用了SIRT算法根据不同的点源和不同的检波点的走时观测值进行快速反演成像,并对不同的反演结果进行比较,获得了在不同走时观测值所反演得到速度异常区...
关键词:地震走时层析成像 反演 直射线追踪 SIRT算法 
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中大型稀疏矩阵方程解算方法比较被引量:1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第10期51-52,共2页杨海波 
在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中,对大型稀疏矩阵方程解算方的稳定性和计算效率的研究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列举了五种用于解决此类问题的常用算法:SVD、SIRT、Jacob i-ICCG、SSOR-ICCD和LSQR,并在求解一般问题和病态问题的试验中,分析各方法...
关键词:地震走时层析成像 稳定性 计算效率 误差分析 
多尺度逐次逼近退火遗传算法反演地壳速度结构被引量:1
《地震研究》2008年第3期255-261,共7页潘纪顺 唐杰 刘越 潘素珍 田晓峰 吕芝全 李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34040和40474049);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资助
根据多尺度逐次逼近思想,建立了多尺度逐次逼近退火遗传算法。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遗传算法中存在的收敛"早熟"问题。采用该方法对一个高速异常体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并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阿尼玛卿缝合带东段上部地壳速度结构实际资料进行...
关键词:多尺度逐次逼近 地震走时层析成像 退火遗传算法 阿尼玛卿缝合带 
华北及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的地震走时层析成像被引量:30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2008年第2期15-27,共13页王志铄 王椿镛 曾融生 王溪莉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资助项目(华北精细结构探测);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中国大陆数字壳幔结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34041;90814001)
利用华北及邻区475个地震台站的区域地震走时资料,反演了该地区的地壳上地幔三维P波和S波速度结构。地震走时的计算用近似弯曲射线追踪方法,三维速度模型的反演用LSQR算法。用检测板方法对走时数据进行成像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反演模型...
关键词:华北地区 地震层析成像 地壳和上地幔速度结构 分辨率 
浅析地震走时层析成像计算中的问题被引量:1
《铁道勘察》2007年第1期64-66,共3页朱正国 刘铁 林昀 
基于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射线追踪是地震走时CT常用的一种算法。指出了该方法高速背景中的低速异常问题,即可能会出现“暗区”现象:基于最短路径算法的CT反演可能无法确定低速异常的真实速度。给出了理论分析和模型试算。在进行射线追...
关键词:地震层析成像 最短路径追踪 暗区 节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