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共振

作品数:67被引量:9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林敏杨保东王军民王杰高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种基于双共振结构的变电站隔声材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年第28期12078-12085,共8页付波 杜军亚 范秀香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BAA193)。
为应对变电站噪声防治的环境挑战,提出一种新型的声学超材料作为隔声构件。该构件由弹性薄膜、质量环和Helmholtz腔组成的双共振结构构成。通过COMSOL仿真软件,采用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方法研究其在10~1000 Hz频段内的隔声性能和振动模...
关键词:变电站降噪 声学超材料 有限元分析 低频 
用于小口径5 T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梯度线圈和^(1)H/^(13)C双共振射频线圈研制
《波谱学杂志》2024年第3期245-256,共12页易鹏 曹丽 黄臻 程鑫 王佳鑫 陈黎 陈方 鲍庆嘉 张志 刘朝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E0113300,2022YFF0707000);中国科学院磁共振技术联盟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2021-GZL001);中国科学院基础与交叉前沿科研先导专项(XDB054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327901,81627901,22374158,22127801,21927801,12205352,22204168);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交叉培育项目(S21S4101);中国科学院科研仪器研制项目(YJKYYQ20190032)。
基于自主研制的5 T磁共振成像系统和^(13)C代谢磁共振成像研究需求,设计了一种小口径磁共振成像梯度线圈和^(1)H/^(13)C双共振射频线圈系统.其中梯度线圈设计采用有限差分流函数方法,射频线圈设计为马鞍线圈结合表面线圈的双共振方案....
关键词:高场磁共振成像 ^(13)C代谢磁共振成像 梯度线圈 ^(1)H/^(13)C双共振线圈 马鞍线圈 表面线圈 
双共振和频光谱分析自组装单分子层/铂界面的电子结构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3期526-531,549,共7页王悦 何玉韩 刘晓琳 宋前通 王朝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72121,21327901)。
[目的]界面电子结构对于物理和化学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发展界面电子结构的表征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Pt表面自组装单分子层(SAM)为模型体系,根据和频(SFG)光谱强度随入射光波长的变化,研究SAM对Pt基底电子结构的影响.[结果]研究发...
关键词:双共振和频光谱 自组装单分子层 界面电子结构 
原子磁强计脑磁图的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3年第10期1071-1075,共5页王天宇 丁铭 张力伟 
北京市属科研院所公益发展改革项目 (JingYiYan2018-7)。
基于光学-射频双共振现象的光泵原子磁强计脑磁图系统近年来逐步兴起.由于原子磁强计可在室温环境下工作,无需液氦冷却,且体积小、重量轻,光泵原子磁强计脑磁图系统已被公认为下一代脑磁图的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原子磁强计技术目前的发...
关键词:原子磁强计 脑磁图 光泵 双共振 室温环境 技术的应用 研究现状 研究进展 
科学家揭示金刚石中氮空位中心在强驱动场下的电子-自旋双共振现象
《超硬材料工程》2023年第3期35-35,共1页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Junko Ishi-Hayase课题组等人合作取得一项新进展。经过不懈努力,他们揭示了金刚石中氮空位中心在强驱动场下的电子-自旋双共振现象。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A》上发表。该研究团队利用Flo...
关键词:FLOQUET理论 双共振 电子自旋 学术期刊 射频场 交叉结构 研究团队 庆应义塾大学 
基于1/4波片的腔增强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中双折射效应的补偿
《物理学报》2023年第12期123-129,共7页贺海 杨鹏飞 张鹏飞 李刚 张天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974223,11974225);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基金资助的课题。
腔增强的光学自发参量下转换是量子光学中产生量子光场的基本方法之一,然而下转换过程往往受到非线性晶体的双折射效应的影响.特别是在利用II类准相位匹配非线性晶体产生双光子对的过程中,晶体的双折射效应使得信号光和闲置光不能同时起...
关键词:腔增强自发参量下转换 双折射效应 双共振 预告式单光子源 
基于金刚石量子色心的温度磁场同步测量技术被引量:2
《微纳电子技术》2022年第11期1226-1233,1241,共9页王曹 刘启慧 程建功 陈浩 武震宇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C07030200);中国科学院科研仪器装备研制项目(YJKYYQ2019002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B3202500)。
金刚石中的氮空位(NV)色心具有极佳的量子性质,并且对温度和磁场敏感,为温度与磁场的精密测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提出一种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温度和磁场同步测量方法。NV色心自旋塞曼劈裂能级随温度同向移动、随磁场反向移动。通过对...
关键词:量子传感 氮空位(NV)色心 温度测量 磁测量 自旋双共振 
二硫化钨薄膜双共振上转换荧光增强研究
《量子电子学报》2022年第4期605-612,共8页洪慧慧 叶佐东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80306171818204,JCYJ20200109113003946)。
为探究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的激子效应,尤其是上转换过程,以层状WS_(2)样品为例开展了研究。利用532 nm连续激光和显微拉曼技术,探究了WS_(2)晶体中X 0、X−激子态物理起源和基本物理性质。利用633 nm连续激光,实现了WS_(2)晶体的单...
关键词:激光物理 上转换荧光增强 双共振拉曼散射效应 二硫化钨 
一种光栅/纳米颗粒结构的双共振SERS基底被引量:3
《光学学报》2022年第14期12-18,共7页吴春芳 段鹏飞 潘浩 朱业传 张凯锋 李坤 魏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5410);装备预研重点实验室基金(6142207190407);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1JY018)。
从提高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基底的增强效果出发,设计了光栅/纳米颗粒复合结构,通过有限差分时域法(FDTD)对复合结构的消光特性和光场分布进行了仿真,并对光栅的传播表面等离子体(PSP)和纳米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之间的...
关键词:衍射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 有限差分时域法 光栅 纳米颗粒 
Au/AgNPs复合SERS基底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化工新型材料》2022年第S01期485-489,493,共6页余春荣 秦东 张明月 姜交来 
表面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学科发展基金(XKFZ201905)资助
利用离子溅射法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金薄膜,并通过抗坏血酸活化的方法实现了银纳米粒子(AgNPs)在金薄膜表面的自组装,得到Au/AgNPs复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基底。以罗丹明6G(R6G)为探针分子检验了复合SERS基底的活性,结果表明复合SER...
关键词:Au/AgNPs 自组装 双共振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