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晚粳

作品数:61被引量:22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军张洪程霍中洋花劲魏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教育部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北京农业(上旬刊)》《安徽农业科学》《农家顾问》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不同新型肥料作基肥对机插双晚常规粳稻分蘖和主要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2期169-171,221,共4页汪向东 张长海 
以复合-秸混肥、缓释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为供试新型肥料,以镇稻18为供试品种,设置同田对比试验,研究新型肥料在机插双季晚粳生产中作基肥后不再追施穗肥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新型肥料作基肥后的秧苗分蘖动态存在差异,对生育性状...
关键词:新型肥料 基肥 机插 双季晚粳稻 分蘖 性状 
双优18烟茬抛栽高产栽培模式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20期71-72,共2页许春生 王辉 
安徽省东至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安徽省农科院学科建设项目(14A0113)
介绍了双优18烟茬双季晚粳抛栽高产栽培模式,并通过种植实践,获得目标产量。
关键词:双优18 烟茬 双季晚粳 
双季晚粳品种(系)比较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第12期2253-2254,共2页彭玉菊 
对引进的11个晚粳品种进行了区域试验,以筛选适合铜陵地区种植,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系)。试验结果表明:晚粳M002、花培18、杨林香粳、W262品种(系)在品质、产量、抗性等方面优于当地当家种,可作为后备品种。
关键词:水稻 双季晚粳 新品种(系) 区域试验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晚粳区试中的应用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第6期959-959,961,共2页宋昌云 梁华金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4年安徽省双季晚粳区试新品种(组合)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米质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关联度大于M1148(CK)的品种(组合)有花培18、晚粳M002、双优3404,表明这3个品种(组合)综合性状好,是集高产、稳产、...
关键词:水稻 双季晚粳 区试品种(组合) 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在晚粳品种比较试验中的应用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第2期212-213,共2页贾贤生 潘震 王德好 
应用关联度分析法 ,对双季晚粳品种比较试验中的各个品种性状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 16个品种 (组合 )各个性状的分析 ,结果表明 ,金奉 19、镇优 5 78、镇稻 85和镇优 3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 品比试验 双季晚粳 
1998年安徽省双季晚粳区试资料的非参数统计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第4期430-433,共4页童继平 陈楚 吴敬德 吴跃进 郑乐娅 仇恒义 
采用莫惠栋、曹桂英报告的非参数统计方法对 1998年安徽省双季晚粳区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M114 8表现突出 ,产量低于和显著低于该品系的品系出现率Pi(% )和P′i 为 78% ,43%。双优 4183、晚粳 8813 19的丰产性表现优良 ,其Pi(...
关键词:双季晚粳 区域试验 非参数统计分析 品种 丰产性 
综合评估1998年安徽省双季晚粳区域试验品种(组合)
《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第1期16-17,共2页梁华金 李吉树 吕孝林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安徽省 1998年双季晚粳区域试验新品种 (组合 )的丰产性、区域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 。
关键词:双季晚粳 灰色关联分析 安徽 品种区域试验 98年 
双季晚粳“粳系21—2”栽培技术调查与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1992年第1期13-16,共4页张世白 项茂林 吴义方 
双季晚粳“粳系21—2”,近两年成为宣州市的双晚主栽品种。本文调查和分析了“粳系21—2”在本市的栽培技术现状和主要生育特性,提出了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粳稻 栽培 双季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