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链断裂

作品数:378被引量:109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永明王帅李文建刘强周平坤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Bscl2基因敲除对细胞增殖和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影响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5年第3期234-242,共9页张丛俏 黄翔 张伟杨 安智渊 田盼 万能 任来峰 郭晋锋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2403021211128);山西省卫生健康委科研基金(NO:2024108)。
目的 探讨Bscl2基因敲除对细胞增殖和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Bscl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胰酶消化法分离胚胎发育14.5 d (E14.5 d)的MEF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分离培养的MEF细胞进行纯化鉴定;PCR扩增技术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培...
关键词:先天性脂肪营养不良2型基因 胚胎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DNA双链断裂 DNA修复 
泛素特异性肽酶13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抵抗的影响及其机制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4年第23期1421-1428,共8页邹睿 罗鸣 陈甜甜 杨曦 傅裕伦 李勇 宋志旺 
目的分析泛素特异性肽酶13(USP1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放疗抵抗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使用公开的TIMER 2.0数据库中的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模块和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分析USP13在ESCC组...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泛素特异性肽酶13 放疗抵抗 DNA双链断裂 DNA损伤修复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DNA损伤修复影响研究进展
《中国职业医学》2024年第6期700-706,712,共8页李想 刘明 林海辉 魏映虹 苏世标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B2022129)。
低剂量电离辐射(LDR)的剂量较低,但其在职业健康、医疗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LDR对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LDR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DNA分子,导致DNA双链断裂(DSBs),进而...
关键词:低剂量电离辐射 DNA损伤 DNA修复 DNA损伤应答 DNA双链断裂 生物学效应 辐射防护 研究进展 
DNA模型的核苷酸对间转角参数对质子放射生物学效应影响的模拟研究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4年第12期991-997,共7页华凌 赖有方 孔祥慧 黎田 林晨 胡俏俏 张艺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275012、12475309、12411530076,8220294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Z21000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北京大学临床医学+X青年专项(PKU2024LCXQ033);教育部内地与港澳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万人计划711140004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F01014405);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2YFSH0064)。
目的构建适用于蒙特卡罗径迹结构模拟的简化DNA模型,探究数个碱基对尺度上的微观结构参数对于质子生物学效应物理模拟的影响,为优化质子放疗物理模拟的建模及运算效率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参考pBR322质粒的结构,构建一个由4362个碱基对...
关键词:质子治疗 双链断裂产率 蒙特卡罗模拟 径迹结构 DNA模型 
DNA双链断裂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24年第8期1488-1496,共9页吴树恒 梁羽 吴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2370575)资助的课题。
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DSB)是最严重的DNA损伤类型,研究其产生及修复机制对理解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测序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多种DSB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诞生,使得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DSB“热点”及其修复加...
关键词:DNA损伤修复 DNA双链断裂 高通量测序 
基于Geant4-DNA模拟质子辐照线虫DNA链损伤的生物效应研究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4年第7期562-570,共9页季涛涛 李桃生 余威悦 徐照 
目的使用Geant4-DNA工具包计算质子致线虫生殖细胞的DNA损伤产额及相对生物效能(RBE)值,探究质子辐照线虫的生物效应。方法使用Geant4-DNA工具包中希尔伯特曲线构建直径为20μm的线虫生殖细胞DNA模型;模拟100、50、20、5和2 MeV的质子...
关键词:Geant4-DNA 线虫 质子 DNA双链断裂 相对生物效能 
植物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及其在重离子诱变和基因编辑中的作用
《生物技术通报》2024年第7期55-67,共13页隆静 陈婧敏 刘霄 张一凡 周利斌 杜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135016,11975285);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KF20222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200705);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2B0202060006);核能开发科研项目(E11Z211GQ1)。
在自然界中,植物会遭受各种环境或内源因素导致的DNA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的影响最为严重,如果修复不当,将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基因突变甚至细胞死亡。一方面,植物进化出了强大且有序的损伤修复机制,以确保...
关键词:植物DSBs损伤修复 同源重组 非同源末端连接 重离子束 基因编辑 
精准序列替换基因组编辑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2期162-175,共14页许永汉 齐泽宇 李文静 赵啊慧 武德传 
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19-03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08085MC87);安徽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2018008)。
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可以对微生物、动植物和人类细胞系基因组进行精准的序列替换,加速生物育种进程和遗传性疾病治疗,从而在农业生产和医疗上取得突破。基因组序列替换策略主要分为2种:第1种依赖DNA双链断裂,包括将CRISPR-Cas分别与同...
关键词:基因组编辑 序列替换 DNA双链断裂 DNA单链断裂 DNA修复 
MRE11-RAD50-NBS1复合物的功能与人类疾病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232-241,共10页许晓慧 刘一丹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9C050002)。
生物体的DNA常遭受着来自体外和体内各种因素的攻击,其中DNA双链断裂(DSB)是严重的一种DNA损伤方式。为了保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生物体自身存在应对DNA损伤的修复机制。同源重组修复是精确的修复DSB的方式,MRE11-RAD50-NBS1(MRN)复合物...
关键词:DNA损伤修复 DNA双链断裂 同源重组 MRE11-RAD50-NBS1复合物 
耐辐射奇球菌的极端辐射抗性机制及其潜在利用被引量:1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4年第3期469-481,共13页查青乔 赵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2222001)资助。
耐辐射奇球菌被誉为“地球上最顽强的细菌”,能够在超高剂量的电离辐射、长时间干旱以及外太空等极端环境中存活,其电离辐射耐受性为人类细胞的数千倍.研究表明,这种惊人的能力来源于耐辐射奇球菌所具有的超强DNA损伤修复能力以及多种...
关键词:极端微生物 辐射抗性 双链断裂 耐辐射奇球菌 应用微生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