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写生

作品数:3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姜浩刘雪梅张丹刘晓彤李亮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玉溪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收藏投资导刊》《收藏界》《美术观察》《早期教育(家教·亲子共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由景至境——浅谈山水画水墨写生的实践与探索
《艺术教育》2023年第11期207-210,共4页刘晓彤 
如今山水画水墨写生是艺术实践课程的必修课,随着水墨写生的发展,中国山水画也在发生嬗变。文章以山水画写生观的演变和发展脉络为阐述线索,从笔墨技法、经营位置、观察视角以及造型的塑造与提炼几个角度,探究山水画水墨写生实践的过程...
关键词:由景至境 水墨写生 转化方式 
大班水墨写生活动:我们的幼儿园
《早期教育(家教·亲子共玩)》2023年第4期26-27,共2页肖凤琳 周妍舟 
活动目标1.通过水墨画写生活动,感受、欣赏幼儿园的美。2.能仔细观察幼儿园里的主要建筑和景物,大胆作画。3.体验水墨画写生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物质准备:音乐、毛笔、宣纸、水墨颜料、擦手巾、水桶、小桌子、毡子。经验准备:前期有水...
关键词:水墨画 水墨写生 幼儿园 
毛泽东诗意画创作之考察(中)
《中国书画》2021年第6期87-101,共15页万新华 
(三)李可染:从《〈长征〉诗意》到《万山红遍》1954年春,李可染来到江南水墨写生,开新中国山水画写生风气之先。当时,他镌刻"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八字,踏上了山水画革新的漫漫征途。从此,他走遍南北,壮游写生,用传统水墨材料直接到山林...
关键词:对景写生 诗意画 传统水墨 李可染 水墨写生 山水画 万山红遍 漫漫征途 
李可染画院书画作品选登
《影剧新作》2021年第1期78-85,共8页
李可染(1907—1989),江苏省徐州人,当代杰出的中国画家,20世纪融合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的山水画大师,中国美术史上开一代新风的里程碑式的文化巨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
关键词: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画研究院 中国美术史 李可染 《井冈山》 文化巨人 水墨写生 
天地人之和谐——读《心迹墨痕——白晓军水墨写生作品集(二)》
《美术界》2020年第12期4-11,1,共9页黄伟林 
以我粗浅的中国美术史知识来说,我以为,中国山水画题材经历了一个从北向南的转移过程。唐代山水画主要以中原山水为原型,宋代山水画主要以江南山水为原型,在清代山水画中出现了岭南山水的元素。民国时期,桂林山水逐渐引起山水画家的重视...
关键词:中国美术史 关山月 宋代山水画 桂林山水 白晓军 山水画家 中国山水画 江南山水 
水墨中的历史踪迹——关中古村落水墨写生有感
《美术观察》2020年第10期134-135,共2页王卫民 
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发展,人口的城镇化进程日趋加速,一些居住条件恶劣的村庄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消失。这是经济腾飞、民族富强、人民幸福、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然而,对于艺术家来讲,这些逐渐在消失的古村落往往会产生太多的感触...
关键词:古村落 历史沧桑 触景生情 水墨写生 时代变迁 居住条件 人文关怀 
牧溪两卷《水墨写生图》考析
《东方收藏》2020年第8期5-9,共5页陶李 
法常,宋代的禅僧。他在宋元两代并未受到画坛主流的重视,直到若干年后"明四家"之首的沈周看到其《水墨写生图》,给出了"回视黄荃、舜举之流,风斯在下矣"的极高评价。法常名下有两卷《水墨写生图》,内容大体相似,笔法略有区别。但是两卷...
关键词:明四家 沈周 牧溪 题跋 极高评价 法常 风斯在下 
真情、真意师造化——谈水墨写生
《艺术教育》2020年第5期162-165,共4页张辉 
文章认为写生是在遵循古人审美要求基础上"目识心记"写生观的延续,同时也应吸收西画的一些特点,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一种艺术手段。在中国画中,唯花鸟对笔墨、颜色最为讲究。文章探讨以写意花鸟的笔法和以创作的思维来写生,以期为...
关键词:造化 际遇 写生 意境 天人合一 
论山水画水墨写生教学中的民族区域性被引量:1
《中国民族美术》2020年第1期78-81,共4页杨应清(文/图) 
传统山水画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学习体系。本文从山水画水墨写生的必要性、水墨写生中临摹与创作的联系以及教学过程中民族区域性问题等方面探讨山水画水墨的理论与创作结合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水墨写生 笔墨符号 民族区域性 笔墨当随时代 
《水墨写生男青年》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年第12期4-4,共1页张而弛 
关键词:《水墨写生男青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