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营养盐

作品数:43被引量:31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刘正文王国祥高晓辉王红梅陈建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河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水生生物学报》《湿地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聚球藻报告基因的水体营养盐生物可利用性检测被引量:1
《水生生物学报》2023年第12期1899-1908,共10页刘浩 韦嘉宁 王鑫威 姜海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88102、32170108和9195111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自主科研项目(SML2021SP204);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2022Z189)资助。
研究从生物可利用性角度出发,筛选出2个高效且特异响应氮、磷生物可利用度的聚球藻启动子,驱动细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构建了用于直接检测环境样品中营养盐生物可利用度的微藻细胞生物报告器,获得了生物发光与标准氮(NO_(3)^(-))、磷(PO_...
关键词:营养盐检测 生物可利用性 生物报告器 浮游植物 
大亚湾水体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被引量:3
《中国环境监测》2023年第6期110-122,共13页马玉 王翔 许欣 刘文勇 王志良 史华明 张金尚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18YFB1802300);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科技发展基金(202205)。
2019年秋季和2020年春季在大亚湾海域开展了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调查要素包括水温、盐度、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无机氮(DIN)、磷酸盐(DIP)、叶绿素a等。秋季DIN和DIP平均浓度分别为(5.00±3.36)、(0.31±0.56)μmol/L,春季...
关键词:大亚湾 营养盐 影响因素 富营养化 生态环境效应 
日照近岸海域水体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3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11-18,共8页张亮 纪莹璐 陶卉卉 宿凯 侯继灵 蒲思潮 张海舟 
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海洋科技项目(202302)。
【目的】研究日照近岸海域水体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方法】根据2018年2、5、8、10月在日照近岸海域开展的海洋环境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营养盐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情况,并对海水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无机氮(DIN)和活...
关键词:日照近岸 营养盐 时空分布 季节变化 富营养化 
东星斑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体营养盐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1
《福建农业学报》2022年第6期754-764,共11页刘鑫 康建平 林岗 缪凡 叶翚 饶小珍 钟传明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保护及发展专项(022003)。
【目的】明确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的营养盐及微生物组成特征,为东星斑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检测东星斑循环水养殖系统进水、养殖池、养殖池出水、生物滤池、紫...
关键词:东星斑 循环水养殖系统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结构 弧菌 
水产养殖活动对水体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组成的影响——以桑沟湾围隔实验为例被引量:5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6期92-102,共11页柴正晴 李瑞环 宁志铭 董书航 宁晓燕 刘素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6087,U1806217);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项目(ts201511014)资助。
为讨论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结构的变化情况,于2013年7月28日—8月7日在桑沟湾进行了现场围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磷匮乏的海域,贝类养殖引起的营养盐累积以无机态含氮营养盐为主,使得实验结束时水体DIN含量相较于初始...
关键词:营养盐循环 浮游植物 水产养殖 围隔实验 桑沟湾 
千岛湖水体营养盐时空变化及水环境挑战被引量:19
《环境科学研究》2022年第4期852-863,共12页朱广伟 程新良 吴志旭 史鹏程 朱梦圆 许海 国超旋 赵星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830757);中国科学院野外站联盟项目(No.KFJ-SW-YW036);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淳安分局委托项目(No.CAZFCGGK2020-1)。
为揭示亚热带深水水库水环境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于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千岛湖布设100个监测点,开展了为期1年的逐月水环境调查,分析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水质风险.结果表明:千岛湖水体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浮游植物...
关键词:大型深水水库 富营养化 浮游植物  暴雨径流 
沉水植物与水相互作用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科学技术创新》2021年第23期46-48,共3页李晓 阎萍 
目的:沉水植物作为湖泊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基于太赫兹光谱法研究沉水植物与水相互作用。方法:准备实验试剂和仪器,选择黑藻、苦草及低、中、高三种浓度营养盐水体作为实验材料。选取太赫兹光谱成像参...
关键词:沉水植物 相互作用 太赫兹光谱成像 水体营养盐 
不同水体营养盐浓度下沉积物添加镧改性膨润土(Phoslock^■)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湖泊科学》2021年第2期388-396,共9页符亦舒 何虎 何宏业 马路生 苏雅玲 刘正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086);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一三五”项目(NIGLAS2017GH01)联合资助。
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是我国浅水湖泊常见的沉水植物,经常用于湖泊生态修复工程.然而在生态修复中后期,轮叶黑藻又往往会过度繁殖,影响其他湖泊功能的发挥.镧改性膨润土(锁磷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磷含量,近...
关键词:水体营养盐 沉积物 轮叶黑藻 镧改性膨润土(锁磷剂) 生态恢复 
贝藻养殖与海水溶解无机碳体系的相互作用研究
《农民致富之友》2021年第5期186-186,共1页刘信秀 王英俊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针对贝藻养殖和溶解无机碳之间的作用联系进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加氮组与对照组相比每日变化没有显著差别,可见是否加氮对DIC的影响不够显著;但过量N的增加会打破水体营养盐比例平衡,对浮游植物产生毒理作...
关键词:浮游植物 毒理作用 溶解无机碳 相互作用研究 生长速度 水体营养盐 
影响沉水植物恢复的环境阈值研究进展被引量:11
《生态科学》2020年第5期240-247,共8页鄢文皓 王会会 李前正 王川 周巧红 吴振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80925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No.2018M630891,No.2019T120705)资助。
沉水植物的恢复和重建是水体生态修复的核心目标,然而植物恢复的进程受到多种环境条件的综合限制。综述水下光照条件、水体和沉积物营养盐等对沉水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总结出光照强度、水体氮磷含量、沉积物氮磷含量等单个因子对不...
关键词:沉水植物 非生物影响因子 水下光照 水体营养盐 沉积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