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反围剿

作品数:606被引量:16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蒋伯英黄道炫张鹏华谢一彪赵福超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赣南师范大学军事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军干部团:长征中的“流动学校”
《党的生活(河南)》2024年第20期53-54,共2页钱锋 沈思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出发前夕,为适应战争形势需要,中革军委决定将1933年10月17日由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分编出的红军大学、红军第一步兵学校、红军第二步兵学校和红军特科学校再次合并,组成干部团...
关键词:中革军委 宋任穷 政治工作人员 红军大学 步兵营 干部团 漫漫征程 第五次反围剿 
永不泯灭的信念
《时代报告》2024年第4期135-150,共16页龚远政 
写在前面的话: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本文的主人公叫陈富莲,江西省永新县沙市乡田背村人,1931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8月被选为沙市乡苏维埃人民代表,参加在永新县召开的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二次代表大会。同年,陈富莲在家乡参加红...
关键词:苏维埃政府 人民代表 中央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 战略转移 陈富 任弼时 湘赣省 
第五次反“围剿”时期赤少队突击运动机制研究
《古田干部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61-68,共8页孙建猛 
第五次反“围剿”时期,中央苏区开展了一场如火如荼的赤少队突击运动。它以突击性为核心特征,从领导、动员、巩固三个层面构建了自身的机制。在领导机制上,包括确立党团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纵横一体的多种动员机关;在动员机制上,...
关键词:赤少队 突击运动 机制 第五次反“围剿” 
周恩来与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长征学刊》2023年第4期1-17,107,共18页石仲泉 
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后,面对国民党军准备新“围剿”之机,周恩来和朱德据理力争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正确军事方针,但博古和李德却简单照搬苏联军事斗争经验,顽固坚持扩大苏区和夺取中心城市的战略方针,轻视毛泽东、周恩...
关键词:周恩来 第五次反“围剿” 中央“三人团” 战略转移 
不朽
《作文成功之路》2023年第18期4-4,共1页张梓琪 姜见知(指导) 
1934年的深秋,秋风瑟瑟,眼前,江水奔腾咆哮,流向天边。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北上长征。国民党的军队逐渐逼近,一场恶战即将在滚滚奔涌的湘江边开始。第一声枪响后,双方展开了殊死搏斗。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国民党反动派...
关键词:国民党反动派 红军战士 第一声 第五次反围剿 江水 失利 
《血战松毛岭》:用影像书写青春党史
《当代青年》2022年第24期5-6,共2页 
一场战役,铭刻着工农红军的奋力坚守;一腔热血,承载着群众觉醒的星光如炬;一份情谊,凝聚着跨越时光的军民守望。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福建省广播电视局指导的革命历史题材网络剧《血战松毛岭》于2022年10月27日在优酷独家播...
关键词:红军战士 广播电视局 革命历史题材 最后一战 松毛岭 网络视听 第五次反围剿 一腔热血 
第五次反“围剿”消极防御路线与建宁保卫战的失败被引量:2
《苏区研究》2022年第4期27-37,共11页蒋伯英 
建宁与广昌相邻,是地处中央苏区东北门户的战略要地,为苏区闽赣省党政军机关驻地。1934年4月下旬,蒋介石在广昌战役行将结束之前,即开始谋划夺取建宁。5月12日,建宁保卫战全面展开。由于苏区中央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
关键词:第五次反“围剿” “左”倾错误 建宁战役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的建宁
《福建党史月刊》2022年第8期40-42,共3页赵丽梅 
建宁,位于闽西北、武夷山中段南麓,是中央苏区向东扩展的前进基地和保卫中央苏区的东北门户。1933年9月,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使红军在反“围剿”中陷入被动局面。建宁作为中央苏区东...
关键词:中央苏区 闽西北 筹粮筹款 建宁 红军 支前运动 围剿 武夷山 
第五次反“围剿”中松毛岭战役的后勤保障被引量:1
《党史研究与教学》2021年第6期43-55,共13页陈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松毛岭战役研究”(项目号19@ZH035)的阶段性成果。
松毛岭战役,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东线战场最后的系列战斗,为迟滞敌军行动、保障中央红军安全顺利进行战略转移作出重大贡献。在面临中央苏区即将沦陷以及各项资源匮乏的双重压力下,为保障松毛岭战役系列战斗的进行,中央及福建党政...
关键词:中央苏区 第五次反“围剿” 松毛岭战役 后勤保障 
闽西汉剧《伯公灯》中邹母角色表演初探
《福建艺术》2021年第12期35-36,共2页胡婷 
闽西汉剧《伯公灯》讲述第五次反围剿之前,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共苏区的红色交通线进行严密的封锁,妄图以此断绝苏区的给养和战略物资,从而彻底摧毁中国共产党所建立的红色革命政权。由于敌人疯狂的打击报复,众多的中共地下交通员惨遭杀害...
关键词:闽西汉剧 国民党反动派 角色表演 惨遭杀害 革命斗争 革命政权 第五次反围剿 战略物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