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国家

作品数:1207被引量:47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宇博杜厚文沙健孙刘文祥徐香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世界经济文汇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积累过剩的一些问题
《世界经济文汇》1984年第3期76-80,65,共6页赖因霍尔德.科瓦尔斯基 林进成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积累过程。”马克思的这个原则结论揭示了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危机现象的决定性原因;因为:“人们决不应当忘记,这种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或者积累,也就是构成这种剩余价值生产...
关键词:现代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国家 性动机 增殖过程 资本生产 经济发展 名义货币 工业部门 再生产过程 社会总产值 
越南国营工业部门的重大进步
《世界经济文汇》1958年第6期50-54,共5页黎清毅 刘世玉 
在几千年封建势力和近百年殖民主义统治下的越南北方,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国家。战前,工业生产范围非常狭小,并且几乎全部都是掌握在殖民者的手中,完全附属于法帝国主义者。国内的消费品几乎全部都是从各帝国主义国家输入。生产生产资...
关键词:国营工业 生产范围 越南北方 农业国家 帝国主义国家 帝国主义者 机器厂 机器制造 抗战期间 国家工业化 
经济危机理论的新问题(续)
《世界经济文汇》1958年第7期36-40,共5页施密特 碧灵 
十六世界大战所及于世界周期的影响,上面的讨论尚不是完全的,只是说明了它的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世界经济周期的分裂。
关键词:世界经济周期 农产物 后进国家 再生产过程 帝国主义国家 军需生产 义市 于青 勤劳者 战后世界 
经济危机理论的新问题(续)
《世界经济文汇》1958年第6期42-49,共8页施密特 碧灵 
施密特的“危机理论的新问题”一文,对于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经济危机”的研究,有许多新的见解和新的发展,很有参考价值,全文较长,节译过多,不能保存原文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故分三期刊载,下期续完。
关键词:资本主义总危机 危机理论 后进国家 帝国主义国家 军需生产 理论体系 民用生产 施密特 发生危机 生产手段 
引言
《世界经济文汇》1958年第8期8-,共1页吴斐丹 
在苏联最高苏维埃的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0周年庆祝会的报告中,赫鲁晓夫曾经说:“制成并在1957年10月4日成功地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件事是科学技术成就的顶点”。同时又说:“世界各地千千万万朋友对苏联科学技术人员,我国...
关键词:科学技术成就 科学技术人员 工业部门 外交策略 人类科学技术 帝国主义国家 原子外交 第三个人 电源装置 工业水平 
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保证取得殖民地利润的途径
《世界经济文汇》1957年第9期21-25,30,共6页克.伊士马洛夫 林树众 
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企图通过尚在其统治下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加紧剥削物质财富和人力资源,来补偿其势力范围缩小的损失。他们指望在后进国进一步扩张,以保证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关键词:殖民地人民 国家垄断资本 人力资源 石油公司 出口商品 帝国主义国家 出口贸易 银行保险业务 租佃制度 后进国家 
马克思和所谓“贫困化规律”
《世界经济文汇》1957年第7期18-20,28,共4页莫勒斯.道伯 江泽宏 
关于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主张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化,还是仅仅主张工人阶级状况的相对恶化为资本主义的一项规律的争论,我以为。
关键词:绝对贫困 生活状况 就业者 再克 南部地区 技术进步 渐进主义 帝国主义国家 修正主义者 倍倍尔 
引言
《世界经济文汇》1957年第12期1-,共1页吴斐丹 
“资本主义的总危机在继续尖锐化,使资本主义世界分裂的敌对矛盾正在加深。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劳动和资本之间的斗争,正在以新的形式发展。资本主义的总危机也表现在常年失业和企业开工不足的现象上,表现在生产过剩...
关键词:资本主义世界 危机现象 十月革命的道路 里肯 社会立法 帝国主义者 沙夫 艰难困苦 总生产量 帝国主义国家 
美国劳工立法中反动趋势的加强
《世界经济文汇》1957年第12期13-17,共5页В.安德罗沙夫 时中 文仲 
“工作权”法律的反动本质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劳动制度,称之为奴隶制度,它是不以工人劳动报酬好坏为转移的。现在,帝国主义国家中的无产阶级。
关键词:工作权 集体合同 帝国主义国家 卖者 塔夫脱 劳动报酬 反托拉斯法 联邦法院 雇佣工 卡罗 
1956年亚洲和远东国家的经济
《世界经济文汇》1957年第6期43-46,共4页维.波洛夫斯基 杨德 
联合国亚洲和远东经济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讨论了委员会秘书处准备好了的1956年经济情况的概况报告。该报告涉及亚洲和远东国家一系列迫切的经济问题,它还包括本区许多国家的工业和经济情报。在会上发言的苏联代表马列金指出,如概况报...
关键词:民族工业 殖民制度 民族经济 农业生产 国家主权 科学技术文献 天然资源 帝国主义国家 亚洲国家 集体防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