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损害赔偿

作品数:19被引量:7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孙鹏姚赛林存柱李淑娟吉莹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安徽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理论导报》《东岳论丛》《甘肃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民商法学的突破与坚持分析
《知识文库》2016年第16期288-288,共1页梁海丹 
《物权法》的实施促以及侵权行为法的研究促使我国的民法学方面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现阶段有关物权法条文解释的出版物照例在法律公布后集中涌现,但数量上并没有形成合同法出台前的那种热闹景象。民商法在近年来形成了一定的突破和转变...
关键词:死亡损害赔偿 民商法学 物权法 侵权法 
我国死亡损害赔偿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118-121,共4页周汀 杨仕兵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死亡损害赔偿研究--‘同命同价’的价值与历史追问"(09XJA820010)的研究成果之一
生命权是所有权利的起点,侵权致人死亡的赔偿是保护生命权的核心内容。因侵权行为致人死亡而产生的赔偿请求权理应由死者近亲属享有。死者死亡之后,其近亲属的未来可得利益减少。近亲属基于身份权,是死者死亡后的直接受害者。目前的死...
关键词:死亡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 
“命价”视野中死亡损害赔偿的计算及其完善被引量:1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50-153,共4页胡建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死亡损害赔偿研究--‘同命同价’的价值与历史追问"(09XJA820010)
死亡赔偿是对死者之外民事主体物质性利益和精神性利益的赔偿。一般的物质性损失须以实际发生的损失额为计算标准;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则应采用有限制的定额化方法。常态性的精神损害可实现定额化赔偿,一般的精神损害则应在法定限额幅度内...
关键词:死亡赔偿 损害的算定 物质性损失 精神性损失 定额化 
死亡损害赔偿中“同命不同价”的法律分析
《学理论》2013年第14期121-123,共3页李玲玲 
由于我国法律对于死亡损害赔偿规定的不够完善,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的规定使民众产生了命价赔偿的误解,"同命不同价"这一伪命题成为了人们争论的焦点。实际上,作为死亡损害赔偿项...
关键词:死亡赔偿金 平等 同命不同价 
论死亡损害赔偿中的损益相抵原则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00-103,共4页巩寿兵 
基于生命的无价性,在死亡损害赔偿中,损益相抵原则的适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在严格限制适用前提下的零散的或者碎片化的适用状态。所以,要对其适用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就必须详细地考察它的具体适用规划,对赔偿权利人所获得的死亡赔偿金金...
关键词:死亡损害赔偿 损益相抵原则 第三人给付 工伤保险请求权 扶养费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总目次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死亡损害赔偿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商法 民法 刘宪权 付子堂 目次 
论“同命同价”法心理之正当性及其制度观照被引量:1
《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65-71,157,共7页范雪飞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死亡损害赔偿研究--‘同命同价’的价值与历史追问"(09YJA820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死亡损害赔偿中民众"同命同价"的法心理,并非仅是一种朴素的良好愿望,亦非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种不理性的社会需求,其具有价值观念的崇高性与实践理性的正当性。民众"同命同价"的法心理与学术界对之的批判,是法律专业化与制度技术化之...
关键词:死亡损害赔偿 同命同价 法心理 制度观照 
我国死亡损害赔偿的立论审思与制度完善被引量:1
《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101-106,共6页孙鹏 徐银波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09XJA820010)"死亡损害赔偿研究--‘同命同价’的价值与历史追问"中期研究成果
《侵权责任法》死亡损害赔偿制度面临死亡赔偿金计算方法尚付阙如、统一死亡赔偿金难以适用、死亡赔偿请求权人及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粗糙的问题,尤待解决。死亡赔偿金本质为消极可得利益赔偿,应采个别化与类型化相结合的可行计算方法;例...
关键词:死亡损害赔偿 比较法考查 制度缺陷及其完善 
人身死亡损害赔偿立法探析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92-94,共3页李宁 刘建 
人身死亡损害赔偿关系到受害人生命权的体现和间接受害人财产权和精神损害请求权的实现。合理的赔偿制度是实现受害人权利的基础。中国人身死亡损害赔偿立法应反映法律公平公正价值,符合中国国情。
关键词:直接受害人 间接受害人 死亡损害赔偿 
对死亡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考被引量:1
《法学杂志》2011年第6期34-37,共4页曹红冰 孙寒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侵权法中的危险责任研究"(项目编号:09YBB219)的阶段性成果
生命不能换算为金钱,失去生命是无法通过赔偿来挽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出台前前我国司法实践通行的做法是通过定额的赔偿为生命定价,《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具体的死亡赔偿金原则上按照个体情况分别赔偿,最高人...
关键词:死亡损害赔偿 定额化赔偿 个别化赔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