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

作品数:1328被引量:75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魏韶华史承钧赵丕杰樊骏吴小美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中语文《四世同堂》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11期114-116,共3页张宇晨 孙彦峰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JGY20210864)的研究成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二零一七年版)》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教学目标群处于最主要的地位,由此可见,国家教育部门对高中生整本书阅读教学十分重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十分有益,本文以老舍长篇小说...
关键词:高中语文 《四世同堂》 整本书阅读 教学策略 
台上风景 台下人生——论老舍小说中的女伶形象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9期101-103,共3页李雨亭 
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处于被压迫控制的不利地位,优伶在市民社会中处于被欺侮剥削的不利地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兼具双重身份的女伶群体就有了一定的研究价值。老舍先生作为为数不多关注这一群体的新文学作家之一,在《四世同堂》和《鼓书...
关键词:老舍小说 抗日战争 女伶形象 《四世同堂》 《鼓书艺人》 
民族文化的多维审视--论《四世同堂》中的汉奸形象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3期108-112,共5页牛娟 
老舍在小说中,尤其是小说《四世同堂》中塑造了多位有质感,有深度,有变化的汉奸形象,避免了以往汉奸形象处理的程式化和简单化,成为人物形象中的“这个”;老舍对汉奸形象赋予了自己的思考,从时代、环境、民族心理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探...
关键词:《四世同堂》 汉奸形象谱系 国民性批判 民族国家意识缺失 类汉奸形象 
《四世同堂》与《龙子》中的汉奸形象比较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2期133-135,共3页张新蕾 
老舍的《四世同堂》和赛珍珠的《龙子》中刻画汉奸形象的不同手段在这两部小说中形成了异向的人性评价与反思。冠晓荷、祁瑞丰等直观了然的讽刺式漫画形象与吴廉被战争改变人性而投机倒把却也在夹缝中备受内心煎熬的新型汉奸形象,揭露...
关键词:《四世同堂》 冠晓荷 《龙子》 吴廉 汉奸形象比较 
《围城》与《四世同堂》 的讽刺艺术比较研究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11期110-112,共3页杨涛 陈晓翠 
讽刺艺术手法既荒诞又深刻,将讽刺艺术手法运用到小说的创作中,赋予小说情节与人物更深层次的意义,使人们对当下现实社会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讽刺艺术小说中,老舍与钱锺书的讽刺艺术最具代表性,其...
关键词:《围城》 《四世同堂》 讽刺艺术 
老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中的戏剧因子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年第3期72-74,共3页严佳炜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佚失的13章英译文原稿在哈佛大学被发现并回译成中文,完整的小说成为老舍研究的新材料。老舍在小说与戏剧方面均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本文立足《四世同堂》的完整内容,从结构与内容以及其他多个维度寻找存在于...
关键词:老舍 《四世同堂》 戏剧 茶馆 龙须沟 
地道的北京味儿——浅析《四世同堂》方言、风俗与饮食文化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年第3期75-77,共3页胡小凡 
《四世同堂》对准抗战时期的北平,方言的多样运用体现北平生命本体的真实、地域风俗的点状描绘体现风土人情、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凸显历史变迁、小人物的家国抉择诠释坚韧不屈。小说中描写的北京方言、风俗习惯、饮食与礼仪等真实地还...
关键词:老舍 《四世同堂》 地域文化 地道的北平 
高弟,还是高第——老舍《四世同堂》传播与研究中的一个细节问题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9年第10期37-38,45,共3页田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战时期作家佚作与版本研究”(编号14BZW113)研究成果
老舍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世界意义与国际影响的顶尖小说家和杰出戏剧家,是被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举例点名的“文艺大师”之一。a据媒体披露,习近平在中南海办公室的书柜中排放的现当代文...
关键词:《四世同堂》 《鲁迅全集》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现代文学史 老舍先生 现当代作家 国家社科基金 文学大师 
《四世同堂》的汉奸形象书写与国民性批判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8年第12期117-119,共3页陈姝颐 卓光平(指导) 
在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各类人物形象中,汉奸形象可谓是最独特的,也得老舍国民性批判之最。如果说老舍在对其他市民阶层形象的描绘中还留有余地,那么汉奸形象就无疑将人性的丑恶、国民性的弱点暴露无遗。从其品质上说,是丧失了民族性的...
关键词:《四世同堂》 国民性 批判 汉奸 形象 
《四世同堂》中常二爷形象的审美探究被引量:3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年第11期124-125,共2页李凯云 
《四世同堂》常二爷所具有的精神代表着中国国民所具有的最本质也最普遍的思想内涵,同时老舍也为国人根深蒂固的怯懦和自欺而深感痛心。另外,小说中对常二爷的描写在情节上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写作技巧,结构独具匠心却毫无雕琢之感。
关键词:《四世同堂》 常二爷 国民精神 情节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