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味药

作品数:55被引量:2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干祖望李琴张成博李玉清张立娜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中医院青海省中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南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品牌》《中国民间疗法》《家庭医药(就医选药)》《健康指南(中老年)》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用好“四味药方” 破解教育顽症
《政工导刊》2025年第3期38-38,共1页李计召 
习近平主席强调:“探索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基层教育组织越来越正规,教育效果越来越明显,但有的单位还存在“不对症”“一锅煮”“不走心”“两张皮”等问题。实践感到,破解这些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基层教育 破解 探索构建 顽症 两张皮 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味药 
东坡的“四味药”
《幽默与笑话》2023年第3期46-46,共1页陈鲁民 
一次,苏东坡与朋友张鹦小聚,酒过三巡,话就多了。张问:“苏兄命运多舛,几经磨难,颠沛流离,衣食不继,咋还能有这么好的精神状态呢?”东坡神秘地一笑,说:“我有古人流传的养生秘方,一直坚持在用,受益匪浅。”张鹗一时来了兴趣,向他索要。...
关键词:衣食不继 苏东坡 酒过三巡 颠沛流离 命运多舛 精神状态 
秋季养肺用好四味药
《大众健康》2022年第10期67-67,共1页严慕贤 
中医认为,秋气通于肺.秋季养生要注意保养肺气,避免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然而,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秋燥最易犯肺.因此秋季养肺,应多食养阴润燥之品,特别是用好以下四味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 养肺 四味药 事半功倍 
一棵桑 四味药
《养生月刊》2019年第12期1076-1078,共3页胡献国 
桑,为桑科植物,我国各地大都有野生或栽培。一棵桑,四味药,为药食两用植物。桑叶桑叶,为桑的干燥叶。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蜜炙用。中医学认为,桑叶性味苦、甘、寒,归肺、肝经,有疏风清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之功,适用于...
关键词:外感风热 咽喉干痛 疏风清热 干燥叶 肝经 蜜炙 清肝明目 目赤肿痛 
孙中山的“四物汤”
《饮食保健》2018年第11期49-49,共1页林木梓 
孙中山的“四物汤”并不是由四味药组成,他是集四种素食之精而成,即用黄花菜、木耳、豆腐、豆芽这四种食物。 孙中山先生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孙中山先生曾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1892年以第一名的优异...
关键词:孙中山 四物汤 香港西医书院 四味药 黄花菜 革命家 医学家 
张志远谈苓甘姜味辛夏仁汤与治咳四味药被引量:2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3期1120-1122,共3页李玉清 张成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No.14YJAZH104)~~
张志远教授从药店经理处得一秘方,知此方实为《金匮要略》苓甘姜味辛夏仁汤,但药店经理云:此方之应用有"巧"在其中。张先生还谈到祛痰四味药,在此四味药的用量方面有独特心得。其中,葶苈子、泽漆之经验得之于药店经理,桔梗、远志之经验...
关键词:张志远 苓甘姜味辛夏仁汤 咳嗽 
孙中山与四物汤
《健康指南(中老年)》2016年第12期59-59,共1页胡献国 
孙中山先生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他不仅擅长西医,而且对中医学及饮食营养等都有研究。孙中山先生的“四物汤”,就是他对饮食营养研究的成果。“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方,方用当归、川芎、芍...
关键词:四物汤 孙中山 饮食营养 中医学 革命家 医学家 四味药 黄花菜 
苏东坡“长寿四味药”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6年第10期1-1,共1页王延群 
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不仅精擅文学还懂医药,是一位养生家,尤其他对养生之道常有精辟之论。
关键词:苏东坡 四味药 长寿 养生之道 大诗人 养生家 
醋调药粉治风寒头痛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6年第9期52-52,共1页
川芎20克,细辛、白芷各6克,冰片1克,共研成细末,用陈醋调成硬币大小的药膏,分别外贴于双侧太阳穴,上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次贴24小时,3天贴1次,10次为1个疗程。四川彭州胡佑志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周祖贻点评:此方中的药粉是由...
关键词:风寒头痛 药粉 醋调 川芎茶调散加减 中医药大学 胶布固定 太阳穴 四味药 
四味药泡脚治腿痛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16年第2期61-61,共1页张树林 
红花、川断、川穹、赤芍四味药各取15-20克,煎水去渣,再加热水达到40度左右,浸泡双脚,水面以没过脚踝为宜,每天一次,每次泡30分钟。有老寒腿或者风湿病痛都可以用此方治疗。
关键词:腿痛 老年人 生活常识 保健知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