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之死

作品数:193被引量:7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赵玄毕敬冯桂锋贾玉峰王利明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苏格拉底之死的历史学分析
《历史教学(下半月)》2025年第3期56-71,共16页万振 
前人学者主要通过解读柏拉图文本的方式来研究苏格拉底之死,然而这些文本包含许多虚构的和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内容,因而他们的结论往往经不起史实和逻辑的检验。本文采用历史学的方法探究苏格拉底的死亡原因,力图说明,政治因素才是苏格拉...
关键词:苏格拉底之死 民主政治 民主派 寡头派 
《古代世界的迷踪》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黄洋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出版本书辑录作者的学术随笔,内容各样,话题大小轻重不一,从苏格拉底之死到“埃及艳后”的形象塑造,从尼采的古典学生涯到西方古典学对我们的意义,皆为作者有所思考,或者试图弄古代世界的迷踪清楚的问题。
关键词:埃及艳后 学术随笔 苏格拉底之死 形象塑造 商务印书馆 古典学 古代 
逻辑阅读之类比推理——师生互动读书笔记
《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2024年第9期51-56,共6页蒋立浤 罗翔 俞佳洁 蒋林希 刘思蕊 张玮 孙怀玉 顾欣妍 徐英瑾 蒋勋 朱梦娜 赫克托·麦克唐纳 蔡苏宁 赵睿 
一罗翔:有媒体发起投票:“罪犯子女考公限制应该消除吗?”结果显示,4.4万票认为应该消除,14.9万票认为不应消除。多数意见认为应该保留连坐制度,法律应该听从民意。(《法律的悖论》)俞佳洁: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不敬神和蛊惑青年的罪...
关键词:读书笔记 苏格拉底之死 类比推理 师生互动 从众 功利主义 
在城邦之神与哲学之神之间:苏格拉底之死的信仰反思
《学理论》2023年第5期45-49,共5页乔新娥 
西华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政治人的公共意识问题研究”(17E031)。
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思想史中的重大事件,围绕城邦的政治、哲学、宗教关系,引发西方文化观念的内部纷争。雅典城邦是苏格拉底生活其中的公共权威,城邦之神是团结民众的公共信仰;苏格拉底坚守哲学之神的个人信仰,被民主派指责威胁城邦之神...
关键词:苏格拉底之死 城邦之神 哲学之神 信仰 
论普遍守法义务的政治前提——对苏格拉底之死的再诠释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88-97,119,120,共12页林文挺 李德进 
国内主流法理学界将“苏格拉底之死”事件视为“恶法亦法”命题的萌芽或苏格拉底对“法律信仰”的殉道,这两种解释实际都将“苏格拉底之死”事件理解为苏格拉底对“形式正义”的遵守。通过对“苏格拉底之死”事件的再考察,可发现苏格拉...
关键词:恶法亦法 自由意志 奥斯丁 苏格拉底之死 
如何打开《理想国》?
《视野》2023年第5期9-13,共5页野七 
首先要理解《理想国》的大背景,其实不是我们想象的,一帮古希腊学者坐在一起清谈,一起高谈阔论,也不是像中国的《论语》一样,一位老师带着一帮学生对话聊天,答疑解惑。《理想国》的背后,其实有一个很血腥的大背景,这个背景就是苏格拉底...
关键词:《理想国》 苏格拉底之死 学生对话 答疑解惑 《论语》 古希腊 老师 背景 
《企鹅哲学史》的取舍
《三联生活周刊》2023年第10期114-115,共2页薛巍 
格雷林所著《企鹅哲学史》有600余页,涵盖了心灵哲学、政治哲学、女性主义哲学,以及印度、中国、非洲哲学。他决定只探讨学院哲学,偏向于社会学的理论家就都进了“落选者沙龙”。判断一部西方哲学史的水准,可以先看它如何评述苏格拉底...
关键词:牛津大学 西方哲学史 苏格拉底之死 特约研究员 女性主义哲学 心灵哲学 三大批判 柏拉图 
柏拉图学园(上)
《科学画报》2022年第12期42-42,共1页蔡天新 
苏格拉底之死,尤其是他临死前表现出来的大无畏气概,给予弟子柏拉图深深的刺激。虽然他的家庭出身显赫,柏拉图却放弃了从政的想法,终其一生投入哲学研究。他称他的导师是“我所见到的最智慧、最公正、最杰出的人物”。
关键词:终其一生 苏格拉底之死 柏拉图学园 家庭出身 
西方古典政治哲学的内涵探赜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11期8-10,24,共4页王亚东 
柏拉图的理想城邦是要消除城邦内乱并引导人们过上“善的生活”,而这两个方面其实共同回答了“何为好的生活”这一问题。对“何为好的生活”的探讨是西方古典政治哲学的首要关切。除了探讨“何为好的生活”,西方古典政治哲学还存在一个...
关键词:西方古典政治哲学 理想城邦 “苏格拉底之死” “疯狂” “审慎” 
“恶法亦法”的启示——基于对苏格拉底之死的思考
《哲学进展》2022年第6期2116-2119,共4页杨潇潇 
“恶法亦法”或“恶法非法”,无论是在哲学范围内还是法学范围内都是一个永恒讨论的话题。本文围绕“苏格拉底之死”展开,分析了“恶法亦法”的内在逻辑和价值理念。囿于人类立法智慧的有限性,“恶法”的存在是难免的,其背后是法的价值...
关键词:恶法亦法 法治 道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