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刚案件

作品数:18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茅于轼周亦楣顾功耘陈云良孟卧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山东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警北京指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军事记者》《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领导科学》《传媒观察》更多>>
相关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众”的角色扮演与群体互动——网络舆论传播主体分析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8期271-272,共2页张秀敏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09]第343号)
一、网络“大众”的崛起 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一支全新的“大众”队伍正浮出历史地表。从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到推动中国城市收容遣送制度改革的“孙志刚案件”,再到2009年上海“钓鱼执法事件”、南京“徐宝宝”案,无一不活跃着他...
关键词:网络社会 大众 主体分析 舆论传播 群体互动 角色扮演 1998年 孙志刚案件 
孙志刚案件引发的违宪审查请求
《才智》2010年第7期11-11,共1页程艺 
近年以来,中国的法治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所遇到的问题和障碍仍然很大,侵犯人权和违反宪法的重大案例不断发生。最近一件突出的案子是孙志刚案。一个二十几岁的湖北青年在广州打工,只因身上没带任何证件(包括暂住证),便被当作"三无"人...
关键词:孙志刚案 违宪审查 违反宪法 侵犯人权 公职人员 收容审查 违宪行为 现行宪法 中国宪法 非法搜查 
独立调查人,网络舆论监督的新生力量被引量:3
《传媒观察》2008年第6期48-49,共2页周亦楣 
在互联网构建的空间中,“人人都是传播者”,公众易于获取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话语空间。社会公众以网络为载体,自由表达自己的言论或观点形成了网络舆论。普通网民轻松拥有了网络话语权,通过网络发布关于社会事务甚至对政府、官员的意见...
关键词:网络舆论 舆论监督 力量 新生 社会公众 自由表达 网络话语权 孙志刚案件 
孙志刚案件宪法学视角的思考
《文史博览(理论)》2007年第10期76-78,共3页吴鹃 
从孙志刚案件折射出来的宪法学视角,映射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助,在法律实践中的苍白。因此,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公民人身权利怎样在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中不被侵犯,政府行政权力如何能有效地得以限制,避免滥用,公民权利...
关键词:孙志刚案件 三公民上书 违宪审查 公民权利 国家权力 
论中国行政法治实现的保障机制——以孙志刚案件为例被引量:3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121-125,共5页黎慈 孟卧杰 
探讨我国行政法治实现的有效保障机制:行政权的宪法规制,是行政法治的宪政保障;行政法律规范的完善,是行政法治的法制保障;行政执法主体的进一步规范,是行政法治实现的组织保障;行政执法观念的现代化转变,是行政法治的理念保障;监督体...
关键词:行政权 行政法治 保障机制 
孙志刚案件的处理与依法执政理念的贯彻被引量:1
《领导科学》2004年第11期13-14,共2页陈保中 郭艳 桂林 
关键词:孙志刚案件 依法执政理念 党委组织 中国共产党 党的领导 公民权利 
从“孙志刚案件”看人大法律监督的重要性
《吉林人大》2004年第4期48-48,共1页李强 
前不久发生的"孙志刚案件"似乎在人们的记忆中已经淡去,但是这一案件本身带给人们的思考和相关责任部门以及立法、执法机关的反思却远远没有结束。同时,这一案件也给我们地方人大如何加强法律监督工作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和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孙志刚案 法律监督 违宪审查 执法权力 中国法治 收容遣送办法 滥用现象 中国公民 收容遣送制度 沈岿 
2003年法治进程分析及2004年展望被引量:3
《时代法学》2004年第2期113-118,共6页陈云良 
关键词:法治进程 胡锦涛 孙大午 党内监督 经济法典 孙志刚案件 权力制约 权力监督 超期羁押 法学家 法律工作者 
从媒介生态看政治生态——孙志刚案件引发的思考被引量:2
《报刊之友》2003年第5期57-59,共3页王敏芝 南长森 
2003年初,如果说中国新闻媒体在最初报道SARS方面有所被动和失语,那么,在其后以及孙志刚事件的报道中,不仅赢得了话语权和主动,而且还创造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和法制向纵深发展.尤其是新闻媒介在报道孙志刚案件中对中国法制界、新闻界乃...
关键词:“孙志刚事件” 法制新闻 新闻报道 收容遣送制度 媒体功能 环境监测 舆论引导 舆论监督 “媒介生态” “政治生态” 
论建立我国双轨制违宪审查机制——从“孙志刚事件”谈起被引量: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18-22,共5页徐冬根 
违宪审查包括对违反宪法的法律、法规等的“抽象审查”和违反宪法的行为的“具体审查”。我国应根据违宪审查的形式和价值目标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轨制违宪审查机制 :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承担违宪...
关键词:中国 双轨制 违宪审查机制 孙志刚案件 英国 议会主权原则 抽象审查 美国 司法机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