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变化

作品数:17被引量:2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伟李绍荣黄桂田李恒全陈元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交通企业管理》《湖北农村金融研究》《学海》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共产党宣言》看我国所有制变化
《湘潮(理论版)》2013年第5期12-13,共2页郭莎莎 
《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之际,对《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关于私有制思想进行思考和解读,这对解决我国经济关于姓"公"姓"私"的问题以及改革中遇到的私有化问题很有帮助。对消灭私有制不能做简单的僵化教条理解,要通篇把握《共产党宣言...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私有制 公有制 经济 与时俱进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变化及影响
《历史学习》2007年第12期10-10,共1页姜桂林 
西周初期实行土地国有,到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完全合法化,新的封建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历经以下三个阶段: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 土地国有 所有制变化 土地所有制 西周初期 土地私有 封建制度 合法化 
从家族公社私有制到个体家庭私有制的嬗变——先秦秦汉土地所有制变化的轨迹被引量:6
《学海》2005年第4期88-92,共5页李恒全 
学术界一般把土地私有制等同于个体家庭所有制,认为土地私有制是由井田制或战国授田制发展而来的。本文认为,土地私有制不仅指个体家庭所有制,还应包括家族公社所有制;由氏族公有制发展而来的家族公社所有制是私有制的最初形态,而个体...
关键词:家族公社 私有制 个体家庭 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 先秦 经济史 
中国的所有制变化和经济发展
《太平洋学报》2002年第4期72-82,共11页崔天模 
1978年以后中国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对所有制的宪法修订 ,使市场经济体制得以落实 ,成为经济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因素。通过渐进的改革开放政策 ,通过适时的宪法修订 ,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给生产力发展和经...
关键词:中国 所有制 经济发展 非国有经济 经济增长 宪法 改革开放 
对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变化的几点认识
《理论学刊》2002年第1期20-24,共5页肖勤福 
关键词:资本主义 所有制 股份制 生产方式 个人所有权 
关于我国转轨期所有制变化的历史“合理性”考察被引量:15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5-14,共10页刘伟 黄桂田 李绍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制度变迁的一个显著特征 ,就是国有制经济比重下降而非国有制经济比重的上升。这一变化是否具有“合理性” ?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因为这一重大命题直接涉及到对整个市场化改革成败得失的基本判断。本文对此...
关键词:所有制 合理性 效率 
关于我国转轨期所有制变化的历史“合理性”考察
《经济科学》2001年第5期9-12,共4页刘伟 黄桂田 
关键词:中国 转轨期 所有制结构变化 历史合理性 经济增长 要素使用效率 资源配置 
所有制变化与经济绩效——俄罗斯、东欧国家与中国比较被引量:1
《沈阳干部学刊》2001年第1期13-19,共7页冯舜华 
一、问题的提出当今世界有近30个国家正进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而这些国家90年代的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出明显差别。国内外经济学家通过对其原因的探究。
关键词:企业私有化 俄罗斯 经济绩效 中东欧国家 经济转轨国家 经济学家 所有制变化 市场经济转轨 转轨经济学 转轨时期 
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被引量:210
《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3-9,共7页刘伟 李绍荣 
改革以来我国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于国有制比重下降而非国有制比重上升。这一特征体现在我国经济增长上 ,即非国有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 ,包括在GDP中所占比重和在年增长率中所做贡献 ;这一特征体现在增长的均衡性上 ,即非...
关键词:非国有经 均衡增长 要素效率 经济增长 所有制变化 中国 
我国就业结构所有制变化的实证分析及财政对策被引量: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72-75,共4页夏杰长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结构所有制变化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异军突起。成绩斐然,逐渐成为经济成长的重要力量,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关键词:就业结构 所有制 财政政策 中国 实证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