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负极

作品数:276被引量:692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庆马飞沈龙马文会徐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5年第2期24-26,共3页袁博 郭进 孔祥辉 李瑞平 
鄂尔多斯市2023年度科技重大“揭榜挂帅”项目《烟煤制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技术研发》(JBGS-2023-004)。
钠离子电池因成本低廉和资源丰富的优势,被视为能源存储系统的有力竞争者。碳负极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和充放电效率。对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展开探讨,详细回顾碳...
关键词:钠离子 碳负极材料 电池 
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软包电池中的性能分析及应用展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5年第2期106-111,共6页石磊 高阳 王健 向蔚然 金圣杰 韩铎 王斯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B4301600)。
[目的]含硅元素的负极材料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软包电池中的大规模应用面临诸多挑战,其主要问题是因硅元素体积膨胀导致其电性能失效。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对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在软包电池中的性能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方法]对比了含普通硅...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辆 软包电池 硅碳复合材料 电性能失效 
不同Si含量负极对三元锂离子电芯性能的影响
《电子制作》2025年第3期115-120,共6页刘阳 
为了探究不同硅碳负极中的硅含量对三元锂离子电芯性能的影响,本文以中镍三元材料为正极,石墨-硅碳混合材料作为负极,固定负极面密度后设计了5个不同梯度的硅含量。通过容量、首效、初始内阻、倍率充放电、高低温放电、高温存储、高温...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 负极材料 硅含量 电芯性能 
第一性原理计算在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硅酸盐学报》2025年第1期148-160,共13页杨森 郑康 赵宁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JYTMS20230800)。
硅碳复合材料及化合物结合了硅的高储锂性能及碳的结构优异性,然而,其复杂的电化学行为和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性原理计算作为一种有效的理论工具,在预测和揭示电极材料特性、理解原子尺度电化学机理等方面发...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 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材料 锂离子扩散机制 界面反应 力学性能 热力学稳定性 
压力诱导下的硅碳负极锂离子电池的体积膨胀与容量衰减分析
《时代汽车》2024年第24期116-118,共3页苏宇 
硅碳负极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体积膨胀,且随着电池老化状态的加剧,其不可逆膨胀的持续累积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文章研究了两种不同硅含量的硅碳负极锂电池在长循环下的体积膨胀与容量衰减,发现硅含量越高,电池内...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 外压力 体积膨胀 容量衰减 
LA132黏结剂和SWCNTs协同改善硅碳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359-368,共10页张素娜 史淇森 杨超 燕溪溪 黎阳 孔令学 乔永民 王利军 
郴州2022年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省级专项(2022sfq26)资助。
硅基负极由于其高容量,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硅本征的低导电率和在循环过程中的大体积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循环稳定性变差。将硅氧材料与石墨混合,添加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s)...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 电化学性能 极片膨胀 
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化学工业与工程》2024年第6期75-90,共16页王娟 张香兰 
负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电化学性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硅/碳复合材料因其高比容量而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最有前途的负极材料之一。其优异的锂离子嵌入能力和循环稳定性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探索,但循环过程中巨大...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硅基负极 结构设计 硅碳复合 
高镍/硅碳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配方设计研究
《广州化工》2024年第24期77-80,共4页周立 岳玉娟 孙文坡 谢添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问题,能量密度和快充时间成为衡量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相对应的化学体系也在不断迭代升级。比如正极考虑使用8系或者9系镍钴锰三元正极,提供更高的容量,负极使用掺硅负极,利于极片减薄...
关键词:高镍正极 硅碳负极 循环性能 高温存储性能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添加剂 
压实密度对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性能影响研究
《蓄电池》2024年第6期251-257,共7页陈宪刚 单颖会 吴涛 林双 战祥连 
研究了涂层压实密度分别为1.2、1.4、1.6 g/cm^(3)的硅碳负极性能,并且总结了压实密度对硅碳负极性能影响的规律。随着涂层压实密度提高,电池传荷阻抗降低,硅碳负极锂离子电池的5C倍率放电容量增大。同时,增大负极压实密度能够提高硅碳...
关键词:涂层 压实密度 硅碳负极 锂离子 电池 比容量 库伦效率 活性位点 
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与标准化现状
《现代技术陶瓷》2024年第5期408-416,共9页贾永鹏 樊阳波 朱瑾 李昇 匡猛 王益群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规模纳米材料重要技术规格标准研制(2022YFF0609802)。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具有使用寿命长、体积小、无记忆效应、倍率性能好的优点,是目前主要的电化学储能设备。石墨是商用的主要负极材料,但限于自身性能的不足,已逐渐不能满足高端应用的技术需求。硅基负极的理论比容...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 标准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