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负极材料

作品数:136被引量:37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飞沈龙陈庆马文会吴宇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5年第2期24-26,共3页袁博 郭进 孔祥辉 李瑞平 
鄂尔多斯市2023年度科技重大“揭榜挂帅”项目《烟煤制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技术研发》(JBGS-2023-004)。
钠离子电池因成本低廉和资源丰富的优势,被视为能源存储系统的有力竞争者。碳负极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和充放电效率。对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展开探讨,详细回顾碳...
关键词:钠离子 碳负极材料 电池 
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软包电池中的性能分析及应用展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5年第2期106-111,共6页石磊 高阳 王健 向蔚然 金圣杰 韩铎 王斯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B4301600)。
[目的]含硅元素的负极材料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软包电池中的大规模应用面临诸多挑战,其主要问题是因硅元素体积膨胀导致其电性能失效。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对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在软包电池中的性能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方法]对比了含普通硅...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辆 软包电池 硅碳复合材料 电性能失效 
第一性原理计算在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硅酸盐学报》2025年第1期148-160,共13页杨森 郑康 赵宁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JYTMS20230800)。
硅碳复合材料及化合物结合了硅的高储锂性能及碳的结构优异性,然而,其复杂的电化学行为和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性原理计算作为一种有效的理论工具,在预测和揭示电极材料特性、理解原子尺度电化学机理等方面发...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 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材料 锂离子扩散机制 界面反应 力学性能 热力学稳定性 
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与标准化现状
《现代技术陶瓷》2024年第5期408-416,共9页贾永鹏 樊阳波 朱瑾 李昇 匡猛 王益群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规模纳米材料重要技术规格标准研制(2022YFF0609802)。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具有使用寿命长、体积小、无记忆效应、倍率性能好的优点,是目前主要的电化学储能设备。石墨是商用的主要负极材料,但限于自身性能的不足,已逐渐不能满足高端应用的技术需求。硅基负极的理论比容...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 标准化 
硅藻土衍生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119-125,共7页张利锋 王凯 王晓飞 刘毅 郭守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03116);陕西科技大学储能材料与器件平台建设项目(0126-126021802);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本文以管状和盘状两种天然硅藻土作为初始原料,制备了一系列硅藻土衍生硅碳负极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系统表征了所制备样品的晶...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材料 硅藻土 比容量 
高炉渣提取硅制备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研究
《矿冶工程》2024年第4期54-60,共7页刘思名 赵俊楷 孟必成 张豪 田文鑫 俞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74358);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3-JC-QN-0436)。
以高炉渣中提取的硅材料BFSi为硅源、聚丙烯腈(PAN)为碳源制备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研究了硅与聚丙烯腈的配比对BFSi@C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FSi与PAN质量比3∶1时制备的BFSi@C样品在0.5 A/g电流密度下初始充电比容量为18...
关键词:高炉渣 硅材料 聚丙烯腈 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 电化学性能 
浅述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复合结构
《陶瓷》2024年第7期9-11,100,共4页贾军 
硅基材料作为最具发展前景的锂离子负极电池材料之一,其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优异的快充性能,符合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但由于其在充放电的嵌脱锂过程中体积发生严重膨胀,使得电极材料结构被破坏,继而出现粉化脱落现象,制约了...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 复合结构 比容量 
钠离子电池软硬碳负极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75-81,共7页曾杰 张文华 王帅 彭望 缪胤宝 刘伟昊 刘嘉 陈哲 陈显彪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211913,GJJ2119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269014)。
钠离子电池,因与锂离子电池具有类似的工作原理,且无资源限制、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在大规模能源存储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潜力,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负极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结构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因此,本文从基...
关键词:钠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硬碳 软碳 软硬碳 
固定床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化工学报》2024年第S01期300-308,共9页吴德威 汪郑鹏 周玥 李晓宁 陈招 李卓 刘成伟 李学刚 肖文德 
以导电炭黑为碳基底,以SiH_(4)为硅源前体,采用固定床CVD反应器制备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分别考察了SiH_(4)单独沉积及其与C_(2)H_(4)共沉积两种方案,并研究了以C_(2)H_(4)为碳源碳包覆对样品储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iH_...
关键词:固定床 气相沉积法 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 复合材料 电化学 
琼脂包覆和NH_(4)F改性纳米硅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陶瓷学报》2024年第3期501-507,共7页李正伟 吴强 周建华 秦海青 苗蕾 刘文平 雷晓旭 张振军 卢安军 莫祖学 
桂林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0110-1);广西杰出青年基金(2019GXNSFFA245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3094)。
硅负极材料由于具有成本低、比容量高和安全可靠的优势,成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材料之一。但是,在锂嵌入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体积膨胀,且材料导电性差及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硅负极材料的商业应用。为此,通过一锅水浴法采用...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材料 纳米硅 NH_(4)F掺杂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