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库

作品数:1136被引量:11647H指数:5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姜培坤周国模潘根兴徐明岗潘剑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28
《林业科学》2020年第4期160-169,共10页胡海清 罗碧珍 罗斯生 魏书精 王振师 李小川 刘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3711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572017PZ05);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40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GXNSFBA118108)。
森林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库,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林火干扰作为非连续的生态因子,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驱动因子,可显著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养分循环和能量传递,引起森林碳库和碳分配格局的变化,进而影响...
关键词:林火干扰 森林生态系统 植被碳库 凋落物碳库 土壤有机碳库 
林火干扰对广东省桉树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被引量:7
《生态学杂志》2020年第4期1067-1074,共8页胡海清 罗斯生 罗碧珍 魏书精 王振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09);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40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GXNSFBA118108)资助。
林火作为森林非连续的生态因子,引起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碳储量与碳分配的变化,影响森林演替进程及固碳能力。以桉树林不同林火干扰强度的火烧迹地为对象,采用相邻样地比较法,以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为主要手段,研究不同林火...
关键词:林火干扰 森林生态系统 植被碳库 凋落物碳库 土壤有机碳库 
不同开垦年限坡地黑土耕层土壤有机碳库分配特征被引量:4
《应用生态学报》2019年第12期4127-4134,共8页翟国庆 李永江 韩明钊 王恩姮 
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2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572017CA05)资助~~
因耕作和侵蚀的共同作用,农田坡地景观多为坡上侵蚀、坡下沉积的空间格局,同时伴随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稳定机制的差异.为探明长期耕作的农田黑土有机碳库积累-损耗特征,采用Stewart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以典型黑土...
关键词:长期耕作 稳定机制 碳库 碳积累速率 侵蚀-沉积区 Stewart物理-化学联合分组 
黑土区坡耕地与坡林地表土团聚体有机碳库差异被引量:3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12期46-53,共8页李露 曹伟 赵鹏志 王恩姮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D07B05);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302222);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202);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410225067)
以东北黑土区典型坡耕地(玉米)和坡林地(退耕还落叶松林和樟子松林)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坡上、坡中上、坡中、坡中下、坡下5个坡位设置取样点采集非原状土,风干后将土壤筛分为2~5 mm、1~2 mm、0.5~1cm、0.25~0.5 mm、〈0.25 m...
关键词:黑土 退耕还林 耕作侵蚀 坡位 土壤有机质 
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颗粒结合态碳库分异特征被引量:10
《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第21期170-176,共7页佟小刚 韩新辉 李娇 杨云芬 王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602);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3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452015269)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土壤有机碳库差异及变化机制,比较分析了15 a生刺槐、山杏、杨树、沙棘、柠条5种退耕还林地土壤砂粒(≥53-2000μm)、粉粒(≥2-53μm)、黏粒(〈2μm)结合碳的质量分数与分布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与坡...
关键词:土壤 有机碳 颗粒 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林 黄绵土 
中亚热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被引量:26
《生态环境学报》2016年第6期911-919,共9页张仕吉 项文化 孙伟军 方晰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441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4YJ019)
为了解土地利用方式对中亚热带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及碳库管理指数(CMI)的影响,采用KMn O4氧化法,对湘中丘陵区6种土地利用类型:石栎(Lithocarpus glaber)-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次生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
关键词:湘中丘陵区 土地利用方式 易氧化有机碳 次生林 碳库管理指数 
不同烘干温度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的影响被引量:4
《林业科技》2016年第3期24-26,共3页王婷婷 
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201104009-05)
以温带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在用不同温度烘干处理后,测定其碳含量,量化温度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显著的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测定结果,不同层次最佳的处理温度不同。而105℃引起的误差为0...
关键词:碳库 土壤有机碳含量 森林土壤 温带森林 烘干温度 
退耕还林类型对黑土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12期41-44,77,共5页杨小燕 韩少杰 陈祥伟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2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572014AA38)
以东北黑土区退耕还林地落叶松(Larix gmelini)林、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林、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林、美青杨(Populus nigra var.italica×P.cathayan)林表层(0~1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
关键词:退耕还林 黑土 土壤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区鸡公山不同海拔天然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库特征被引量: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375-380,共6页冯万富 张学顺 张玉虎 周亚运 晏燕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403201);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101)共同资助
河南省鸡公山位于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栎类混交林是该区域的典型林分类型。分别在鸡公山海拔200、400和600 m的天然松栎混交林分中设置样地,调查分析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密度和碳储量,测定林下植被...
关键词:松栎混交林 海拔 碳储量 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区 
高寒沙地乌柳防护林碳库随林龄的变化被引量:14
《生态学报》2015年第6期1752-1760,共9页于洋 贾志清 朱雅娟 刘艳书 刘海涛 李清雪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203)
植被恢复是改善脆弱生态系统的有效方式。长期的植被恢复能够提高沙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以青海共和高寒沙地不同林龄乌柳(Salix cheilophila)防护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碳库与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探讨乌柳防...
关键词:乌柳 高寒沙地 碳浓度 碳贮量 年龄系列 碳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