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热还原法

作品数:307被引量:86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赵彦伟赵海雷胡继林周延春王志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以沉淀白炭黑为硅源制备硼掺杂碳化硅的研究
《应用科技》2018年第6期92-96,共5页李梓烨 高峰 安子博 薛俊 曹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B07B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03180);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CX2017017)
为低成本、规模化制备高比表面积碳化硅,以工业级沉淀白炭黑为硅源,葡萄糖粉剂为碳源,采用简单的碳热还原法制备了硼掺杂高比表面积碳化硅。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比表面积测试仪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方法对碳化硅的晶型、形...
关键词:碳热还原法  掺杂 Β-SIC 沉淀白炭黑 高比表面积 禁带宽度 葡萄糖 
以沉淀白炭黑为硅源合成钐掺杂碳化硅的研究
《电子元件与材料》2018年第11期36-41,共6页郑雨佳 王柏予 汪晗 曹宏 薛俊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B07B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03180);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CX2017017)
以工业白炭黑为硅源,葡萄糖粉剂为碳源,硝酸钐为掺杂源,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了钐掺杂碳化硅(SiC)。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测试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煅烧温度、掺杂摩尔比对制备的钐掺杂碳化硅的物...
关键词:碳化硅 钐掺杂 比表面积 禁带宽度 碳热还原法 沉淀白炭黑 
磷掺杂碳化硅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538-542,共5页袁密 高峰 竺昌海 郑雨佳 李梓烨 薛俊 曹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0318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B07B05);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CX2017010)
以葡萄糖粉剂为碳源,沉淀白炭黑为硅源,磷酸为掺杂源,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了磷掺杂碳化硅(SiC)。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测试仪等对不同合成温度、不同掺杂浓度下所制备样品物相组成、微观形...
关键词:碳化硅 磷掺杂 碳热还原法 禁带宽度 比表面积 影响因素 
稻壳灰制备Si_3N_4/SiC复合粉体的研究被引量:5
《人工晶体学报》2013年第7期1445-1448,共4页樊明宇 员文杰 李君 邓承继 祝洪喜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CDB24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CB626605)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的SiO2∶C比例对所制备Si3N4/SiC复合粉体组成的影响。采用生物质能电厂所产生的工业废弃物稻壳灰和炭黑为原料,以稻壳灰中的SiO2为标准与炭黑配成不同比例的粉料,在氮气气氛下经1550℃保温3 h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X...
关键词:稻壳灰 碳热还原法 SI3N4 SiC复合粉体 
热还原法制备LiFePO_4/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10-14,共5页宋月丽 李晶 彭汝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7BAE12B01)
使用廉价的三价铁Fe2O3为铁源,以蔗糖为还原剂和导电剂,通过热还原法制备了LiFePO4/C复合材料。运用TGA-DAT曲线对反应机制进行了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等测试手段对不同覆碳量合成材料进...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橄榄石型LiFePO4 FE2O3 碳热还原法 
以淀粉为碳源碳热还原法合成多孔高比表面积β-SiC被引量:2
《功能材料》2009年第11期1847-1849,共3页蔡国辉 郑瑛 郑勇 肖益鸿 魏可镁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7BAE08B0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资助项目(E0710004)
以淀粉为碳源,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碳化硅前驱体淀粉-SiO2凝胶,将干凝胶在氩气氛中进行碳热还原制备碳化硅(SiC)。用XRD、IR、SEM、TEM及N2低温物理吸附等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淀粉-SiO2凝...
关键词:淀粉 溶胶-凝胶 碳热还原 Β-SIC 
合成Fe_3Si-Ti(C,N)多相材料的热力学研究
《硅酸盐通报》2008年第4期667-671,共5页刘明 徐利华 邸云萍 仉小猛 郝洪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12B03-05;2006BAB02B04-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32010)
本文利用热力学分析了铁尾矿中主体元素可能发生的反应并对生成的产物进行了预测。理论分析表明,尾矿中Fe3O4和FeTiO3的还原是逐级进行的,虽有中间产物的产生,但随温度的升高,最终转化为Fe3Si和Ti(C,N),这为合成制备Fe-Si-Ti多相材料提...
关键词:铁尾矿 Fe3Si—Ti(C N)多相材料 反应热力学 碳热还原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