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岩

作品数:455被引量:2020H指数:3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许成宋文磊王凯怡范宏瑞杨晓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川西冕宁木落寨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流体演化对成矿的制约:来自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的证据被引量:5
《岩石学报》2019年第5期1389-1406,共18页郑旭 刘琰 欧阳怀 付浩邦 贾玉衡 丁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452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85527)和面上项目(41772044);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YYWF201705);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060);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11)联合资助
木落寨稀土矿床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扬子克拉通西南缘,属于典型的碳酸岩型稀土矿床。与其他成矿过程复杂的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相比,该矿床具有完整而连续的流体演化过程,且几乎不受热液蚀变和后期构造-岩浆事件的影响,因此是研究碳酸岩型稀...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木落寨 碳酸岩型稀土矿床 
华北克拉通北部13.3~13.0亿年基性大火成岩省与稀土-铌成矿事件被引量:13
《地学前缘》2018年第5期34-50,共17页张拴宏 赵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25011;4157220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YYWF20171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416604)
在华北克拉通北部燕辽裂陷槽中元古代沉积地层内有大量辉绿岩床侵位。野外调查及剖面测量结果表明,燕辽地区辉绿岩床累计厚度为50~1 800m,分布面积超过了12万km2。对燕辽地区已发表的18个侵入高于庄组、雾迷山组、铁岭组及下马岭组等不...
关键词:大火成岩省 超大陆重建 大陆裂谷与裂解 火成碳酸岩 稀土成矿事件 华北克拉通 哥伦比亚(奴那)超大陆 
造山带碳酸岩起源与深部碳循环被引量:16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7年第2期213-221,共9页许成 曾亮 宋文磊 冯梦 邓淼 韦春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429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3033)
碳酸岩是揭示地幔地球化学动力学的"探针岩石",迄今有关碳酸岩的研究集中在裂谷环境,而鲜见造山带地区碳酸岩研究的报道。在四川攀西喜马拉雅期造山带、秦岭造山带和华北中央造山带内均有碳酸岩产出,且蕴藏了大型稀土和钼矿床,是研究深...
关键词:碳酸岩 沉积物俯冲 碳循环 造山带 
俯冲作用过程中沉积碳酸盐岩的深部地幔再循环:证据和作用被引量:4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7年第2期228-236,共9页何德涛 刘勇胜 陈春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4298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25013,90914007)
俯冲带是地球表层碳返回地球深部的唯一方式,其对地球深部碳循环有着重大的影响。近年来,沉积碳酸盐深部地幔再循环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主要有:沉积碳酸盐是否可以返回深部地幔;沉积碳酸盐返回地幔的形式及返回的最大深度;沉积碳酸...
关键词:深部碳循环 沉积碳酸盐岩 金刚石 碳酸岩 
安哥拉Huila省Bonga碳酸岩型铌矿床烧绿石地球化学组成、演化及其与岩浆-热液作用过程的关系被引量:10
《地学前缘》2014年第5期69-89,共21页郑硌 顾雪祥 章永梅 董树义 彭义伟 高海军 吕鹏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30423;4087303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421003-01);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11)
安哥拉Bonga碳酸岩型烧绿石矿床是一个重要的铌矿床,烧绿石是碳酸岩中主要的含Nb矿物。Bonga碳酸岩中发育了5种类型(阶段)的烧绿石(Ⅰ、Ⅱ、Ⅲ、Ⅳ、Ⅴ)。其中烧绿石Ⅰ为岩浆(原生)烧绿石,其余为热液交代形成的烧绿石。烧绿石Ⅰ与氟磷...
关键词:碳酸岩 烧绿石 地球化学特征 热液作用 安哥拉 
华北奥陶系顶部碳酸岩层隔水特性及分布规律被引量:68
《煤炭学报》2011年第2期185-193,共9页缪协兴 白海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209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634050);江苏省创新学者攀登项目(BK2008007)
采用地质演化历史、岩石成分、微孔隙结构分析及钻探资料统计等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上证实了奥陶系顶部碳酸岩层的隔水特性及形成机理,提出了利用奥陶系顶部碳酸岩层的隔水性以增加隔水层的总厚度和强度的观点。奥陶系碳酸岩层在华北板块...
关键词:奥陶系 碳酸岩 隔水特性 残留层位 分布规律 
白云鄂博地区碳酸岩脉侵位序列与稀土元素富集机制被引量:13
《岩石学报》2010年第5期1523-1529,共7页杨奎锋 范宏瑞 胡芳芳 王凯怡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3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25010和40902028)联合资助
白云鄂博地区发育大量的火成碳酸岩脉。按照矿物组成,碳酸岩脉可分为白云石型、白云石-方解石共存型和方解石型。野外穿插关系表明,白云石型碳酸岩脉形成得早,而方解石型碳酸岩脉形成得晚。白云鄂博地区的碳酸岩浆存在由白云石型到共存...
关键词:火成碳酸岩脉 侵位序列 稀土元素富集机制 白云鄂博 
白云鄂博碳酸岩的方解石-白云石地质温度计被引量:10
《岩石学报》2010年第4期1141-1149,共9页王凯怡 范宏瑞 杨奎锋 胡芳芳 吴春明 胡辅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3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25010和40902028)联合资助
利用方解石-白云石地质温度计对白云鄂博地区碳酸岩的平衡温度进行了测定。出露于东矿下盘的白云岩质火山岩和出露于尖山的方解石-白云石型火山岩获得了较高的温度,分别为681℃和648℃。这些样品中的方解石呈二十微米左右晶形较完整的小...
关键词:方解石-白云石地质温度计 火成碳酸岩 白云鄂博 
鲁西碳酸岩中磷灰石的原位激光探针分析及其成岩意义被引量:9
《岩石学报》2009年第11期2855-2865,共11页邱检生 张晓琳 胡建 李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35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2035)的联合资助
以鲁西雪野和八陡碳酸岩中的磷灰石为对象,运用EMPA和LA-ICP-MS技术,分别测定了它们的主量与微量元素组成,并据此讨论了它们的成岩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磷灰石富F(=1.07%~2.74%)贫Cl(<0.04%),种属为羟氟磷灰石或氟羟磷灰石。微量元...
关键词:磷灰石 原位激光探针分析 碳酸岩 岩石成因 鲁西 
Manto型锡矿:一种重要的Sn成矿作用被引量:2
《矿物学报》2009年第S1期5-6,共2页程彦博 毛景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07CB411405;2007CB411407);中国地质调查局大调查项目(1212010634001)
关键词:成矿作用 侵入体 成矿物质 锡矿 碳酸岩 围岩 碳酸盐 成矿流体 交代作用 矿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