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帝国

作品数:338被引量:14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莫砺锋李鸿宾李碧妍杜文玉陈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唐诗三百首》佳作解读 四首《早朝大明宫》诗的优劣被引量:4
《文史知识》2011年第4期40-43,共4页莫砺锋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九月,唐军从安史叛军的手中收复长安。十月,唐肃宗率朝廷百官从凤翔返回长安。次年二月。改元乾元。虽然安史叛军的残馀势力远未肃清,大唐帝国的元气也远未恢复,但表面上的中兴局面已经形成。就在这年的一个...
关键词:大明宫 唐肃宗  唐帝国 长安 朝廷 
唐代长安的胡食风尚
《文史知识》1993年第9期44-47,共4页张庆 
有唐一代,由于最高统治者实行不间华夷、对外开放的政策,唐王朝与周边诸国——尤其是西域、中亚地区诸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日益发展,交往日益频繁。当时的帝都长安,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
关键词:胡食 唐代长安 唐王朝 最高统治者 华夷 明经 胡姬 文化中心 龙膏酒 唐帝国 
《春望》忧患意识的艺术魅力
《文史知识》1989年第9期28-30,共3页檀默君 
杜甫是唐帝国盛极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所产生的伟大诗人。他坚持'转益多师'、'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原则,把'近体诗'(唐代新诗体,即律诗和绝句),推向尽善尽美的境界。他亲身经受了八年安史战乱之苦,因而社会的动乱、中下层人的苦难、对...
关键词:春望 创作原则 唐帝国 新诗体 沉郁顿挫 感时 历史转折时期 唐书·杜甫传 五言律诗 转益多师 
“此恨绵绵无绝期”——谈谈贵妃杨玉环及其形象的演变
《文史知识》1987年第9期73-78,共6页马晓光 
天宝十五载六月己未凌晨,唐都长安微雨沾湿,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在羽林军的簇拥下匆匆走出延秋门,开始了躲避'安史之乱'的西蜀之行。'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灾'(李商隐《马嵬二首》),在马嵬坡佛堂前的梨花树下,玄宗被迫将宠妃...
关键词:杨玉环 玄宗 此恨绵绵 秋门 花树下 羽林军 李商隐 唐帝国 马嵬坡 沾湿 
秋浦歌(之十五)赏析
《文史知识》1986年第11期40-41,共2页乔向钟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十七首是安史乱前(天宝十三载》太白漫游至池州,触物感怀,所写的一组组诗。那时,唐帝国正处于大乱前夕,安禄山在幽州养精蓄锐,蠢蠢欲动,这是太白探幽燕归来后,早已了如指掌。...
关键词:秋浦歌 唐帝国 物感 秋霜 燕归来 黑貂裘 客愁 宁戚 是安 写景状物 
古代阿拉伯人笔下的中国
《文史知识》1986年第3期73-77,共5页沈福伟 
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建立起强大的哈里发帝国,和亚洲东部的唐帝国东西辉映。750年哈里发帝国伍麦叶朝覆灭,阿拔斯朝代兴,开始了在中阿关系史上的'新纪元'。中国经历了唐、宋、元三朝,在好几个世纪中和阿拉伯各国保...
关键词:唐帝国 非洲北部 阿拔斯 亚洲西部 亚洲东部 中阿 伊斯兰文化 耶律德光 纳斯尔 辽太宗 
隋文帝统一南北的功业
《文史知识》1984年第12期16-22,共7页臧嵘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材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忠定公文集》卷十二《论秦隋势之相似》)。这是一个有见地的看法。隋文帝一生尽管有许多缺点和政治上的失...
关键词:公文集 雄材 《隋书》 唐帝国 唐王朝 州刺史 朱敬则 司马消难 侯莫陈 州别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