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研究

作品数:161被引量:12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黄正建谢保成陈尚君李鸿宾黄秋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3年唐史研究書目
《唐研究》2024年第1期743-752,共10页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新入藏墓誌》《新中國出土墓誌(陝西肆)》
《唐研究》2024年第1期711-719,共9页仇鹿鳴 
新出墓誌作爲廣受學者注意的重要史料,有力地推動了北朝隋唐史研究,遺憾的是十餘年來刊布的多數墓誌係流散出土,大量考古信息在盗掘的過程中遭到破壞,經科學發掘的墓誌,往往因各種主客觀原因,未能及時整理發表,影響了學界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墓誌 隋唐史研究 考古信息 石刻文物 研究院 工作站 
唐人墓誌所見唐人著述新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24年第1期476-486,共11页馮雷 
陳寅恪先生《陳垣〈燉煌劫餘録〉序》開篇即云:“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求問題,則爲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治學之士,得預於此潮流者,謂之預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預者,謂之未入流。此古今學術史之...
关键词:墓誌 陳寅恪先生 唐史研究 陳垣 學術史 未入流 唐人著述 敦煌文書 
2022年唐史研究書目
《唐研究》2023年第1期735-742,共8页
從職官志到公文書——《盛唐政治制度研究》再版新讀
《唐研究》2023年第1期687-698,共12页謝守華 
202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三到九世紀北方民族譜系研究”(項目編號:20&ZD212)階段性成果之一
(吴宗國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5月,4+333頁,69圓)唐代政治制度史是唐史研究的核心領域之一。自20世紀40年代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肇端之後,數十年來這一領域涌現了一大批專家學者,主要有築山治三郎、濱口重國、嚴耕望...
关键词:唐史研究 政治制度史 職官 家學 陳寅恪 何汝泉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四十年历程与展望
《敦煌学辑刊》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郑炳林 
2023年是敦煌学界重要节点,这一年是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是《敦煌学辑刊》正式创刊四十周年,也是兰州大学敦煌学起步的四十五周年,是兰州大学正式建立敦煌学研究机构四十一周年。无论从哪个节点看,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都走...
关键词:敦煌学研究 郑炳林 隋唐史研究 授权点 兰州大学 全面建设阶段 重点学科 历史系 
2020一2022年度中国人文学术评价报告(选刊之五)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被引量:1
《学术月刊》2023年第10期209-216,共8页仇鹿鸣 庄麦 曾磊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素以名家辈出、积淀丰厚著称。史料的限制与近代以降标的颇高的研究积累,使这一断代素有“题无剩意”之称,也对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构成了挑战。21世纪以来,在理论方法更新与新材料发现的助力下,涌现出一批引人注...
关键词:名家辈出 研究论著 人文学术 评价报告 学术研究 魏晋南北朝隋唐 研究范式 
对中古社会变迁和隋唐史的贯通性认识——读吴宗国先生《中古社会变迁与隋唐史研究》
《唐宋历史评论》2023年第1期18-45,共28页王承文 
《中古社会变迁与隋唐史研究》是著名历史学家吴宗国先生在北京大学从教六十周年的纪念文集。①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研究篇,汇集了吴先生的中国古代史特别是隋唐史研究论文,下册为学术讲演稿。全书所收各篇论文,发表的时间跨度很大...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 学术刊物 纪念文集 吴宗国 隋唐史 中古社会 贯通性 时间跨度 
陈寅恪的“体、用”观与其魏晋隋唐史研究被引量: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39-150,共12页王晴佳 
陈寅恪“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曾湘乡张南皮之间”之言,为学人熟知,理解各有不同,但其实反映了他对中外文化交流,抱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此处“西学”亦指“虏学”)的基本态度。由此立场出发,陈以魏晋、隋唐史为专攻,希...
关键词:陈寅恪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魏晋隋唐史 历史主义 中外文化交流 
2021年唐史研究書目
《唐研究》2022年第1期561-571,共11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