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状

作品数:36被引量:28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发棣房伟民管志勇李真陈素梅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作物育种信息》《农家致富顾问》《科学之友(下)》《福建农业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香榧新品种创制及指纹图谱构建
《中国科技成果》2025年第1期49-49,共1页 张敏 陈红星 张迟 张长辉 毛泽刚 汪爱君 李建新 柴茂林 傅志华 刘浩凯 
香榧是树中优良品种的统称,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然而,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榧树的自然资源破坏严重,大量特异种质丢失,导致整个香品种单一,亟需选育具有特异性状的优良品种。同时,香品种纯度和真伪鉴别缺乏有效方法...
关键词:特异性状 香榧 特异种质 指纹图谱构建 品种纯度 优良品种 榧树 真伪鉴别 
具有特异性状的海棠实生砧木调查
《烟台果树》2019年第4期23-25,共3页李裕旗 赵玲玲 张学勇 宋来庆 曹晓敏 弟豆豆 姜中武 
泰山学者种业计划项目
2018年,笔者对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八棱海棠实生砧木资源圃进行了调查。以园圃内结果的246株八棱海棠实生砧木为试材,调查了花瓣、果实、主干周长、树姿、树势、树形等主要植物学性状,从中选出了晚花、花期长、大果型、迷你型...
关键词:砧木资源 八棱海棠 实生 特异性状 农业科学研究院 植物学性状 植物学特性 主干周长 
基于切花应用的观赏海棠品种评价与筛选被引量:11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4期70-76,共7页杨祎凡 周婷 范俊俊 穆茜 张晶 张往祥 于忠明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BE2017375-2);江苏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6)1005-4-1)
【目的】发掘观赏海棠切花应用价值,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74个观赏海棠品种与1种的切花应用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绘制频率直方分布图进行切花品质性状稀缺性分析。【结果】花色、花型、着花密度、花...
关键词:观赏海棠 切花 综合评价 特异性状 
白化茶树品种特异性状理化本质探讨被引量:5
《中国茶叶》2018年第8期10-13,17,共5页王强兵 张丽群 孙道伦 高婧斐 
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安吉白茶、黄金芽等特色茶资源的兴起,新梢白化茶树成为一种珍稀的种质资源被广泛关注,本文从白化茶的起源出发,讨论了白化茶树的分类、表型变化和形成机理。
关键词:白化 茶树 分类 形成机理 
桃若干重要特异性状的遗传趋向分析被引量:7
《园艺学报》2017年第2期223-232,共10页王力荣 王蛟 朱更瑞 方伟超 王新卫 陈昌文 曹珂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5-ZFRI-(01)]
为了明确桃树菊花花形、窄叶形、白化与黄化叶色及盘龙形与垂枝形树形等6个性状的遗传特性,以‘粉菊花桃’ב红根甘肃桃1号’、‘红花重瓣垂枝桃’(简称‘红垂枝’)ב粉菊花桃’、‘S9’ב粉菊花桃’、‘粉菊花桃’ב瑞光2号’...
关键词: 特异性状 花形 叶形 叶色 树形 
西甜瓜新品种选育研究与示范
《中国科技成果》2016年第6期54-55,共2页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瓜类育种已进行了近三十年的研究工作,搜集并纯化了大量的自交系材料,创新了一批具有优良特异性状的西瓜、甜瓜种质资源,积累了丰富的西瓜甜瓜育种经验,在国内西甜瓜育种界也有一定的影响。育成审定了西...
关键词:西甜瓜 新品种选育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示范 育种经验 蔬菜研究所 特异性状 种质资源 
木本花卉研究中心
《农村实用技术》2015年第11期29-29,共1页
中心围绕月季和绣球等木本花卉的遗传育种,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系统评价和精准鉴定,进行月季抗病、花香和连续开花等特异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及相关基因发掘,建立育种技术体系并进行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与企业合作进行高效节能环保...
关键词:木本花卉 种质资源收集 自然科学基金 品种选育 攻关项目 特异性状 遗传规律研究 工程技术 基因发掘 研究中心 
保种目前应以遗传特性为对象,而不是以基因为对象
《畜禽业》2015年第8期59-59,共1页
中国动物育种学界泰斗、动物数量遗传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的东北农业大学盛志廉教授指出;保种目前应以遗传特性为对象,而不是以基因为对象。提出除研究各性状的产生机制的遗传规律外,还应着重研究各性状表面程度和在群体中的发生频率;...
关键词:遗传基因 遗传特性 保种 特异性状 东北农业大学 数量遗传学 遗传规律 发生频率 
具特异性状人工合成小麦的条锈病抗性改良
《西南农业学报》2014年第1期127-131,共5页蒋云 郭元林 尹春蓉 张洁 杜文平 任哓波 宣朴 
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专项资金项目"辐射诱变结合基因聚合技术选育小麦新品种"(2011JYGC01-004)
为了解3份具特异优良性状但高感条锈病的人工合成小麦SHW-Z1、SHW-Z2和SHW-Z4感病性的遗传特点,用高抗条锈病的普通小麦材料5157与上述人工合成小麦分别进行正反杂交获得6个杂交组合,对其亲本材料及F1代的条锈病抗性和F2代的条锈病抗感...
关键词:人工合成小麦 小麦条锈病 遗传分析 
玉米α醇溶蛋白特异性状的发掘
《科学之友(下)》2012年第5期119-119,共1页李强 田怀东 
玉米醇溶蛋白由γ、α、β和δ4种组分组成。其中,α组分占玉米醇溶蛋白的70%~85%,对玉米蛋白质的营养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具有α组分特异性状的遗传资源的开发,在玉米蛋白营养品质的遗传育种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玉米 α醇溶蛋白 遗传资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