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发掘

作品数:103被引量:70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黎志康邱丽娟黎裕朱苓华徐建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安徽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2025年第2期14-22,共9页王雷刚 刘丹丹 焦小雨 吴琼 阮旭 孙明慧 王文杰 
安徽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编号:AHCYJSTX-1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项目(编号:2024YL041)。
安徽作为我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拥有丰富的茶树资源,这些资源在农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安徽的茶树资源展现出多样的生态类型、生长习性和产量品质特征,为茶树的遗传育种提供了物质基础。鉴于茶树资源的特性直接关系到茶叶的品质和茶农...
关键词:茶树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基因发掘 品种选育 
近40年云南普通野生稻优异特性及有利基因的发掘与利用
《生物技术进展》2024年第5期724-737,共14页姜浩 杨和生 王波 程在全 孟焕芝 周吉云 张云 肖素勤 刘丽 殷富有 钟巧芳 李金璐 张敦宇 陈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1YFD1200102-02);杨庆文专家工作站项目(202305AF150161);云南省农业联合专项-重点项目(202301BD070001-149);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202301AT070165);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202207AB110012);云南省科技人才与平台计划项目高原野生稻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2205AM340037);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预研项目(2023KYZX-09);国家高原野生稻种质资源圃(昆明)。
稻种资源是栽培稻育种的物质基础,也是研究栽培稻起源、进化、发育和基因功能的重要对象。在众多野生稻中,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亲缘关系最近,是培育栽培稻新品种的优异基因供体,因此了解清楚其遗传背景尤为重要。以云南普通野生稻为对象...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 优异特性 基因发掘 种质创新 
平原红猕猴桃花青苷积累规律及合成代谢关键基因发掘被引量:1
《果树学报》2024年第8期1534-1545,共12页王浩哲 钱海珍 尤红艳 叶振风 贾兵 朱立武 
安徽省重点研究计划(1804g07020177)。
【目的】探究平原红猕猴桃内果皮着色的分子机制,为培育低海拔、夏季高温地区栽培猕猴桃内果皮着色正常的新品种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平原红和红阳猕猴桃花后30、60、90、120、150 d果肉中的花青苷含量变化...
关键词:猕猴桃 果实 花青苷 转录组 
薯类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题征稿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4年第8期I0002-I0002,共1页
薯类作物种类繁多,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葛根等,其中,马铃薯、木薯与甘薯并称为全球三大薯类作物。薯类作为“粉粮”,是重要的粮食补充,也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农产品。我国每年薯类种植面积超过1.5亿亩,薯类产业的发展事关国家...
关键词:种质资源收集 薯类作物 基因发掘 优异种质资源 遗传基础 植物遗传资源 繁殖更新 战略保障 
玉米自交系苗期根系形态鉴定及候选基因发掘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4年第1期84-96,I0005-I0007,共16页张坤 王艺雄 杨金丹 张正 董春林 任志强 王创云 常建忠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02140601002-1);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子课题(202201140601025-1-03);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2023CYJSTX01-09);中央引导地方发展资金项目(YDZJSX2022A036);山西农业大学生物育种工程(YZGC146)。
以134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玉米的9个苗期根系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并利用分布于玉米基因组的44935个SNP标记,基于FarmCPU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结果表明9个根系性状表型变异范围在10.86%~5...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 根系 抗旱性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因挖掘 
小麦穗型相关生长素通路基因发掘及TaARF23-A与小穗数关联分析
《作物学报》2024年第2期506-513,共8页谭丹 陈家婷 郜钰 张晓军 李欣 闫贵云 李锐 陈芳 常利芳 张树伟 郭慧娟 畅志坚 乔麟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01749);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02140601001)资助。
生长素是调控作物穗部形态的主要内源激素之一。为了发掘小麦中与穗型相关的生长素通路基因,本研究选择了纺锤穗型品系SY95-71和密穗品系CH7034,对其幼穗内源生长素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SY95-71幼穗中的色胺含量显著高于CH7034。转...
关键词:小麦 穗型 生长素 TaARF23-A 小穗数 分子标记 
中科院吴跃进团队等合作解析GLR1调控草铵膦的分子机制
《农药市场信息》2023年第21期47-47,共1页刘刚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吴跃进课题组在水稻抗草铵膦基因发掘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利用重离子辐照获得对草铵膦具有耐受性的水稻突变种质,克隆草铵膦抗性新基因,并对其基因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论...
关键词:草铵膦 基因发掘 中国科学院 重离子辐照 智能机械 粮食作物 基因功能 团队 
“粳稻广谱抗稻瘟病基因发掘与应用”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辽宁农业科学》2023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辽宁省粳稻年播种面积800余万亩,对保障国家口粮安全具重要意义。但该地区粳稻生产受稻瘟病威胁严重,病害年发生面积100万亩左右,平均每亩损失可达100-200公斤,个别地块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及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利用抗病基...
关键词:抗病品种选育 抗稻瘟病基因 颗粒无收 稻瘟病 抗瘟基因 抗病基因 抗性改良 粳稻 
“粳稻广谱抗稻瘟病基因发掘与应用”项目团队介绍
《辽宁农业科学》202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粳稻广谱抗稻瘟病基因发掘与应用”项目取得成果
《辽宁农业科学》2023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件,制定省级地方标准3项,发表论文40篇,其中SCI收录13篇;育成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9个,获植物新品种权1项。自2010以来,品种累计推广165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36.8亿元。其中近三年推广775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7.3亿元...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权 分子育种技术 抗稻瘟病基因 抗瘟基因 水稻新品种 种质资源 粳稻 国家发明专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