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指问

作品数:142被引量:56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陈前瑞李宇明邹学慧张晓涛高思楠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华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太原话的疑问句被引量:6
《语文研究》2004年第2期63-64,F003,共3页王文卿 
太原话的疑问句从结构特点、语气词的使用情况看 ,可分为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和正反问四种 ,其中正反疑问句有七种格式。文章通过对太原话疑问句的描写和分析 ,从形式上和语义上比较了太原话与北京话疑问句的异同和太原话内部疑问句...
关键词:太原话 疑问句 特指问 是非问 选择问 正反问 
山西武乡方言的疑问句被引量:8
《语文研究》2000年第3期64-66,共3页史素芬 
武乡方言属晋语,是山西方言东南片的一个地点方言。武乡方言的疑问句和普通 话一样,也可以分为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三种,但结构形式不一样。本文从结构角 度对这三种形式进行描写说明,进而和普通话的疑问句作一些比较,旨...
关键词:疑问句 是非问句 特指问句 选择问句 方言 普通话 
汾阳方言的语气词被引量:15
《语文研究》1994年第1期52-59,共8页宋秀令 
汾阳方言的语气词宋秀令汾阳方言中的语气词特别丰富。有单独表示语气的,有两个语气词连在一起表示各种不同语气的,还有三个四个语气词连用在一起的。本文着重讨论单用语气词和两个语气词连用。壹单用语气词一、啦[1a ̄(324)...
关键词:语气词连用 汾阳方言 疑问句 陈述句 动作完成 特指问句 疑问语气 提出疑问 语调 “谁” 
特指问句中疑问词“怎么”的省略被引量:2
《语文研究》1989年第2期9-12,共4页苏培成 
一特指问句是用疑问词提出疑问点,要求对方针对疑问点做出回答的句子。特指问句中要有疑问词,是这种问句区别于其他问句的本质特点。可是在运用中,其中某些疑问词有时可以省略,最常见的是询问原因的“怎么”的省略。下边就讨论这个问题...
关键词:特指问句 疑问词 省略 曹禺 疑问点 是非问句 陈述句 语义 句子 本质特点 
从言语特征看蒲松龄跟《醒世姻缘传》的关系被引量:4
《语文研究》1988年第3期47-55,共9页刘钧杰 
《醒世姻缘传》题“西周生辑著”。这位西周生究竟是谁,历来颇有争议。最早说西周生即蒲松龄的是乾隆年间的杨复吉。杨氏只叙述了他从友人鲍以文那里听来的“留仙(蒲松龄)尚有《醒世姻缘》小说”的话,并无其他确证。这个问题引起认真的...
关键词:醒世姻缘传 蒲松龄 言语特征 叙述语言 例外 语言形式 乾隆年间 特指问句 西周 五四运动 
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被引量:56
《语文研究》1986年第2期17-26,共10页江蓝生 
现代汉语语气词“呢”(ni,使用中读轻音ne)的用法:有多种,本文把它分为表示疑问语气的和不表示疑问语气的两大类,为着叙述的方便,以“呢1”指称前者,以“呢2”指称后者。呢1和呢2现在同...
关键词:疑问语气词 祖堂集 元杂剧 选择问句 现代汉语 特指问句 近代汉语 来源 反复问句 白话小说 
西安话中的语气词“些”被引量:4
《语文研究》1982年第2期142-151,共10页孟维智 
0.1.西安话里有一个语气词,单念时跟表示不定量的量词“些”一样,读作[(?)],我们也用汉字“些”来记录它。这样,话气词“些”和量词“些”就成了一对同音同形词。它们的区别是:语气词“些”大都放在句尾,而且念轻声,绝对不能儿化;量词...
关键词:语气词连用 西安话 普通话 特指问句 是非问句 反复问句 祈使句 疑问语气 量词 疑问句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