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休止角

作品数:10被引量:7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国雄王成华张小刚阙云何思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重庆交通学院重庆交通大学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公路》《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中国铁道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云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南山区交通工程弃渣的工程特性评价及其分类被引量:6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1年第2期389-397,共9页尹小涛 杨华 但路昭 田明 张朔 
云南省交通科技项目(云交科教便[2020]98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8609)。
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力学参数的准确测定,一直是弃渣场边坡稳定性评价面临的基础科学问题。在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场运行特点和弃渣固体废弃物特征认知的基础上,探讨弃渣取样和试验代表性问题的物理根源,依托实际工程累计数据尝试提出简单实...
关键词:交通工程 弃渣 工程性质 山区 天然休止角 坡率 分类 稳定性系数 
钙质砂的休止角研究与工程应用被引量:21
《岩土力学》2018年第7期2583-2590,共8页金宗川 
砂土的天然休止角对土堆设计、基坑设计和边坡稳定性研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砂土的天然休止角受土颗粒的摩擦特性、颗粒形状、粒径和含水状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开展了钙质砂的天然休止角试验,研究了多种因素对钙质砂天然休止角的影响...
关键词:钙质砂 天然休止角 颗粒形状 不均匀系数 
陕南非煤矿山废渣堆特性与边坡稳定性分析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8年第3期77-82,共6页王滔 齐普荣 王晗旭 现小多 
陕南非煤矿山废渣堆具有颗粒组成复杂、形态特征多样等特点,废渣堆颗粒组成直接决定了废渣堆天然休止角的大小,同一高度颗粒组成级配越好,边坡天然休止角越大,同时在堆积过程中也形成了上部细粒含量多、下部粗粒含量多的堆积分选特点,...
关键词:天然休止角 级配 黏结性 敏感性 稳定性系数 
西藏拉萨地区冻融作用对溜砂坡天然休止角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7年第3期46-51,共6页张俊巍 田荣燕 薛现凯 马老二 
西藏自治区重点科技计划项目(Z2014A19G2-1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训练计划项目(20150694019)
在考虑拉萨地区周边主要道路沿线广泛分布的冻融现象基础上,探究了溜砂坡在有无冻融作用下,粒径不同和颗粒混杂程度均匀,且伴随着含水率增大的情况,冻融作用对于砂坡天然休止角的影响。试验结果数据与对比分析表明:粒径相对较小的砂坡...
关键词:冻融 溜砂坡 天然休止角 含水率 
溜砂坡防治措施之棚硐和挡砂墙工程研究被引量:2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年第2期82-85,共4页卜祥航 傅荣华 李川 何娜 汪留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1072228)
通过室外物理模拟实验,针对溜砂坡防治工程,模拟棚硐和挡砂墙防治措施,初步探讨了棚硐顶面坡度与坡体排砂效果关系,挡砂墙墙背土压力分布状况。实验结果表明:棚硐板的设置角度应比野外溜砂坡的天然休止角大约1°,能达到最佳的排砂效果;...
关键词:溜砂坡 棚硐 挡砂墙 天然休止角 排砂效果 土压力分布 粘聚力 防治措施 
确定碎裂岩体综合内摩擦角的一种新方法被引量:2
《人民黄河》2012年第4期140-142,共3页杨国俊 王亮清 梁烨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1CB710600);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4070205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UG090104)
碎裂岩体具有风化破碎、裂隙充分发育的特征,可以通过测量边坡休止角的方法确定碎裂岩体的综合内摩擦角。根据碎裂岩体的平面分布与坡面形态,将碎裂岩体边坡的坡面形态概化为4种模型,并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综合内摩擦角。采用新方法...
关键词:碎裂岩体 综合内摩擦角 天然休止角 数理统计 
粒状碎屑溜砂坡的形成和基本特征研究(溜砂坡系列研究之一)被引量:29
《岩土力学》2007年第1期29-35,共7页王成华 张小刚 阙云 何思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o.90202007);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No.10416005)资助。
通过现场考察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粒状碎屑溜砂坡形成的“三大要素”——砂源区、溜动区和形成区、粒状碎屑溜砂坡形成条件和演化规律、研究了粒状碎屑溜砂坡的散体结构特征和天然休止角。通过影响天然休止角的主要因素和显著性分析,...
关键词:粒状碎屑溜砂坡 形成条件 天然休止角 双因素方差分析 线性回归方程 
溜砂坡的形成诱发因素及失稳破坏条件被引量:16
《中国铁道科学》2006年第5期7-12,共6页吴国雄 曾榕彬 王成华 阕云 张小刚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1-318-792-57)
通过对溜砂坡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的分析,得出溜砂坡形成的3个必备条件是物质条件、地形条件和堆积条件;溜砂的主要诱发因素是地表水、地下水、河流冲刷、动荷载作用、风荷载作用、冻融作用、植物及人为因素。对溜砂坡砂样进行有关物理...
关键词:溜砂坡 形成条件 诱发因素 破坏条件 天然休止角 
溪洛渡水电站外交通公路金沙江两岸岩堆特征被引量:4
《甘肃科技》2006年第3期102-104,3,共4页史海智 
通过对溪洛渡水电站对外交通公路勘察,对沿线岩堆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总结,并从不同角度包括岩堆与母岩岩性、母岩结构面等相互关系阐述岩堆的形成与发展,从岩堆的组成物质成份讨论其稳定性,提出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岩堆 形成 地貌分区 形态类型 发展阶段 稳定性 天然休止角 
溜砂坡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被引量:10
《公路》2006年第1期89-91,共3页常旭 吴国雄 郭迁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131879257)
溜砂坡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特殊山地灾害,属于斜坡重力侵蚀的特殊类型。常对公路、铁路等线路工程构成严重的危害。分析了溜砂坡的形成过程和砂粒在坡面滑动时的特征,推导了砂粒起动的临界条件,得出砂粒的起动受控于砂坡的天然休止角。...
关键词:溜砂坡 天然休止角 防治措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