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经致用

作品数:147被引量:17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星刘平汪高鑫李敬峰刘少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武汉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人文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刘古愚对《大学》的诠释及其思想史意义被引量:1
《人文杂志》2019年第12期36-41,共6页李敬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关学《四书》学研究”(18CZX025);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清代《大学》诠释史研究”(17YJC720013);中央高校科研特别资助项目“关中朱子学研究”(19SZTZ01)
与康有为并称为"南康北刘"的清末大儒刘古愚,在时代激变之际,以托经议政为进路,以"尊崇古本、宗本阳明、中体西用、通经致用"为原则,对融内圣外王为一体的《大学》在今文经学视域内展开创造性的诠释,提出"格物必以伦理为本""诚意为《大...
关键词:刘古愚 《大学古义》 今文经学 通经致用 
“通经”“致用”两相离——论清代“通经致用”观念的演变被引量:4
《人文杂志》2001年第3期125-130,共6页王世光 
清初的经世思潮有着不同的思路 ,蕴涵着通经与致用的内在张力 ;清代中期 ,在多数考据学家的价值观念中 ,立言居于核心地位 ,通经只是为了通经 ,就意味着通经不必致用 ;晚清今文经学虽力倡通经致用 ,但其发展历程也导致通经与致用的疏离...
关键词:清代 "通经致用"观念 "经世"思潮 中体西用 考据学 颜元 价值观念 儒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