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钱树

作品数:23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费本华张建费永俊赵振军刘秀梅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特种经济动植物》《科学大观园》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铜钱树种子休眠特性及破眠技术研究被引量:6
《种子》2019年第8期73-76,共4页曹运梅 张建 向云 赵振军 费永俊 
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2013 BBB 24)
通过形态解剖、破损种皮以及激素处理等,探讨铜钱树种子休眠原因及破除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铜钱树种子存在硬实现象,空瘪粒也较高。铜钱树果壳和种皮存在机械障碍,水分难以透过果壳,种皮表面存在蜡质层,对水分和空气有一定阻碍作用,...
关键词:铜钱树 种子 种子休眠 萌发 破眠技术 
珍稀濒危植物铜钱树种子繁育技术被引量:2
《甘肃林业》2017年第1期38-39,共2页景宝国 
铜钱树,又名鸟不宿,鼠李科马甲子属落叶乔木,为甘肃省二级保护树种。树皮含有鞣质,可提炼栲胶,幼苗可作为砧木嫁接枣树,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
关键词:种子繁育技术 珍稀濒危植物 铜钱树 落叶乔木 二级保护 砧木嫁接 经济价值 科研价值 
珍稀多用途树种——青钱柳
《农家科技》2016年第11期8-8,共1页
青钱柳为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别名铜钱树、摇钱树等。为我国特有树种。青钱柳树形高大挺拔。材质优良,树姿优美,果似铜钱,既可作为高档观赏绿化树种及造林树种,其叶片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隆血脂等功效,是一种集用材、绿化、药...
关键词:多用途树种 青钱柳 观赏绿化树种 柳属植物 特有树种 造林树种 铜钱树 胡桃科 
青钱柳在雷公山区域生态栽培技术被引量:3
《特种经济动植物》2015年第4期31-33,共3页唐邦权 付梓源 候德华 苏浩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又名摇钱树、铜钱树、发财树,属胡桃科落叶乔木,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属雌雄同株,高达25m,花期4~5月,果期8~10月,髓部薄片状。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9枚,革质,上面有盾状腺体,下面网脉明...
关键词:青钱柳 雷公山 铜钱树 胡桃科 发财树 小鳞片 髓部 短柔毛 花单性 国家二级保护 
珍稀多用途树种——青钱柳被引量:1
《农村百事通》2014年第23期32-32,73,共2页九岭 
青钱柳为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别名铜钱树、摇钱树等,为我国特有树种。青钱柳树形高大挺拔,材质优良,树姿优美,果似铜钱,既可作为高档观赏绿化树种及造林树种,其叶片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隆血脂等功效,是一种集用材、绿化、药用于一身...
关键词:多用途树种 青钱柳 观赏绿化树种 柳属植物 特有树种 造林树种 铜钱树 胡桃科 
铜钱树和越南悬钩子的显微鉴别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年第5期29-31,共3页韦威 王惠珊 温海成 韦松基 
目的:铜钱树补气;主治劳伤乏力[1]。越南悬钩子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跌打伤痛,腰腿痛[2]。关于铜钱树和越南悬钩子的显微鉴别特征未见报道。本试验对铜钱树和越南悬钩子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为铜钱树和越南悬钩子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铜钱树 越南悬钩子 显微鉴别 
铜钱树繁育造林技术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年第18期25-25,共1页黄兰 
铜钱树是分布在小陇山林区南部的珍贵稀有树种,介绍了铜钱树繁育技术。
关键词:小陇山林区 铜钱树 种子繁殖 造林 
植物王国猎奇(四)
《科学大观园》2007年第17期28-29,共2页
  最奇特的树   马褂木又称鹅掌楸.它的叶子有十几厘米长.与一般植物的叶子不同,其先端是平截的,或微微凹入,而两侧则有深深的两个裂片,极像马褂,又似鹅掌,因而得名.马褂木的花外白里黄,极美丽.马褂木属于木兰科鹅掌楸属,生长在我...
关键词:植物王国 鹅掌楸属 马褂木属 金钱槭 灯笼树 有花植物 铜钱树 光棍树 大栗树 
情趣无限青钱柳
《园林》2006年第10期41-41,共1页吕秀立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为胡桃科青钱柳属单一属种植物,俗名“摇钱树”,也叫铜钱树。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之一,又是集经济用材、绿化观赏、茶饮保健、药用治疗于一体的树种。主要分布于海拔400-800米山坡或山窝的阔叶林中,...
关键词:青钱柳 情趣 珍稀植物 药用治疗 健康长寿 胡桃科 摇钱树 铜钱树 
青钱柳育苗与造林技术被引量:9
《林业实用技术》2006年第8期45-45,共1页王月生 汪树人 
关键词:青钱柳 造林技术 育苗 特有树种 中亚热带 植物区系 珍稀植物 长江流域 落叶树种 铜钱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