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胶带法

作品数:22被引量:7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吕刚王焱佟立胡群董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医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医学》《海南医学》《北京医学》《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良透明胶带法在丝状真菌形态观察中的应用被引量:10
《临床检验杂志》2017年第10期748-749,共2页冯长海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且显微成像效果较佳的丝状真菌制片技术。方法将玻片的非毛玻璃端粘贴一层透明胶带,其上垂直平贴粘有真菌的透明胶带,真菌刚好邻近两条胶带的交叉线,然后在胶带交叉处侧面滴加微量乳酸酚棉蓝,待染液浸染真菌后,镜...
关键词:透明胶带法 丝状真菌 形态学 显微成像 
透明胶带法与刮刀法直接检查浅部真菌的对比观察被引量:2
《北京医学》2011年第6期506-506,511,共2页许颖 赵俊英 
皮肤浅部真菌病的直接显微镜检查普遍采用刮刀法,此方法简便易行,但在取材的过程中易造成患者疼痛且局部渗血。透明胶带法比刮刀法具有局部无渗血、污染小、痛苦小的优点。我们于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对临床诊断为浅部真菌感染并经刮刀...
关键词:皮肤浅部真菌病 透明胶带法 刮刀 直接检查 显微镜检查 浅部真菌感染 临床诊断 渗血 
人体蠕形螨病原学检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420-422,共3页黄松 杨雅平 
了解人体蠕形螨病原的检查方法。分别比较检查方法、检查时间、检查部位、检查次数、胶带因素、温度因素及其他各因素对蠕形螨检出率的影响。综合各文献资料发现,透明胶带法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挤粘法、挤刮法和刮脂法适合门诊临床检查。
关键词:病原学检查 人体蠕形螨 流行病学调查 透明胶带法 检查时间 检查部位 胶带因素 文献资料 温度因素 临床检查 
酒渣鼻与蠕形螨和细菌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0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年第1期50-53,共4页胡群 王焱 佟立 
目的 了解酒渣鼻与人体蠕形螨感染和细菌感染的关系 ,以及治疗酒渣鼻的有效药物和方法。 方法 对确诊的 2 60例酒渣鼻患者 ,用透明胶带法检查两侧鼻沟处和面部皮损处感染的蠕形螨 ,显微镜检查蠕形螨感染情况 ,用手术刀片刮取鼻部和...
关键词:酒渣鼻 蠕形螨 细菌感染 透明胶带法 细菌培养 
吴忠市城乡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的调查被引量:1
《宁夏医学杂志》2002年第7期429-430,共2页赵嘉庆 黄菱 张炜 芦晓红 
目的 了解吴忠市城乡儿童蛲虫感染情况。方法 在吴忠市随机抽查 9所幼儿园 ,用透明胶带法查找蛲虫卵。结果  1 0 4 5名 2 61 2 - 7岁儿童 ,城市和农村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 1 6 .1 4 %和 53 .2 2 %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关键词:吴忠市 学龄前儿童 蛲虫感染 透明胶带法 
人体蠕形螨研究进展被引量:13
《医学动物防制》2001年第10期552-555,共4页姜淑芳 董丽娟 杜云静 
人体蠕形螨有两种,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近几年来,有关蠕形螨的研究日趋受到关注,在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致病作用、诊断和防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蠕形螨病 毛囊蠕形螨 皮脂蠕形螨 短蠕形螨 酒渣鼻 人体蠕形螨 慢性睑缘炎 蠕形螨感染 透明胶带法 颚体 
透明胶带法检查蠕形螨的探讨被引量:3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年第4期490-490,共1页张元玲 谭兴恒 李永平 肖学贵 王卓 
关键词:透明胶带法 蠕形螨 流行病学 皮肤 防护 
人体蠕形螨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6
《衡阳医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385-386,400,共3页刘彦 梁瑜 曾桥 李彬彬 
目的 比较改良透明胶带法与挤压法、透明胶带法检查人体蠕形螨的优劣 ;方法 对本院 95、96、97、98级普招本科生共 2 590人分别用 3种方法进行检测 ;结果 改良法阳性率 ( 61.74 % )高于透明法( 54.0 9% )、挤压法 ( 50 .15% ) ;镜下...
关键词:人体蠕形螨 挤压法 透明胶带法 改良透明胶带法 
影响透明胶带法查螨效果的几种因素被引量:5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139-141,共3页张瑞芬 刘玉先 聂宏俊 隋慧 
目的:探讨影响透明胶带法检查面部蠕形螨的因素。方法:将透明胶带粘贴于人体面部皮肤,经一定时间后揭下胶带镜检。结果:检螨结果与胶带的粘性、粘贴的部位、面积和时间密切相关。此外,胶带加石蜡油后检查可大大很高检螨率和检查速...
关键词:透明胶带 蠕形螨 检查 
透明胶带法检查人体蠕形螨方法探讨被引量:1
《安徽医学》1998年第2期68-68,共1页吴光武 
从1993年至1996年间,我们再次用透明胶带法检查了1 081名学生,比较了一片法、二片法检查结果,观察虫体在透明胶带上消失情况,并发现了消失规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蠕形螨 透明胶带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