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改运动

作品数:269被引量:28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崔一楠李里峰杨奎松贾滕李晔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革命与象征:川西北土改运动中的仪式政治被引量:5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7年第5期34-41,共8页崔一楠 谭晓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地区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1950~1957)”(13CDJ005)阶段性成果
在川西北地区的土改运动中,仪式政治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仪式促进了阶级政治与伦理道德的互动共生,让农民认清了地主的双重劣根性。各类斗争、规训的仪式彻底颠覆了地主的传统权威,极大增加了农民的象征资本,凸显了新政权的合法性与...
关键词:土地改革 仪式政治 乡村重构 思想再造 
人之再造:土改运动中的身体政治——基于川西北地区的考察被引量:5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33-38,共6页崔一楠 陶利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地区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1950-1957)"(13CDJ005);项目负责人:杨丽梅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改运动给川西北乡村社会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中国共产党传递意识形态的过程中,身体政治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凭借身体之伤的展现与诠释,中国共产党以"政治道德化"和"道德政治化"的方式让农民认识到了苦难的根源。...
关键词:乡村社会 川西北地区 土地改革 身体政治 乡村社会 政治动员 意识形态 
从商水县乡村史实看土改中积极分子及其转化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16年第9期133-136,共4页贾滕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以来传统农区村落文化共同体研究"(项目批号:14BZS113)
乡村土改运动中的积极分子问题,受到学界不同程度的关注(参见李里峰:《变动中的国家、精英与民众——土地改革与华北乡村权力变迁(1945--1953)》,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04年),但对积极分子既能实现正向转化又...
关键词:积极分子 华北乡村 土改运动 商水县 史实 1949年 权力变迁 土地改革 
四川土改运动中的乡村干部整训
《兰台世界》2016年第5期95-97,共3页崔一楠 赵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课题号15CKS004)
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改运动中,绵阳地委对乡村干部进行了大规模的整训,希冀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来保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提高乡村干部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整训使得中共基层组织的工作作风得到改善,同时也为乡村社会的深度变革奠定了...
关键词:土改 乡村干部 整训 绵阳 
“植入”阶级:土改运动中的记忆构建与仪式操演——以四川绵阳为个案被引量:5
《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207-213,共7页崔一楠 杨芳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地区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1950-1957)"(13CDJ005)
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改运动给绵阳的乡村社会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解构与建构,随着革命意识形态的植入,农民开始以阶级化视角来审视历史与现实。在重塑乡村政治文化生态的过程中,中共对农民的记忆进行了一系列建构,利用"政治的道德化"与...
关键词:土改运动 记忆构建 仪式操演 意识形态 
试论建国初期土改运动的多质性——以四川绵阳为例被引量: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1期102-107,共6页崔一楠 赵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5CKS004)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改运动并非是单一话语、目的支配下的产物,其间多种因子共生互动,合力塑造着这场运动的历史镜像。政治伦理与民间伦理的融合为诉苦动员赋予了经济、政治以外的道德意义,利益和情感的勾连给农民参与阶级斗争提供了双...
关键词:土改 绵阳 多质性 共生互动 
“东蒙民歌采集活动”研究被引量:4
《音乐研究》2015年第4期18-31,4,共14页徐天祥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现代音乐社团研究(1900-1949)"(项目编号:13BD031)的前期成果之一
1946--1948年间,正值解放战争、土改运动的中国热河地区,产生过一次以东蒙民歌为对象的民间音乐采集活动(笔者将之称为“东蒙民歌采集活动”)。安波、许直、胡尔查和海默等冀察热辽联合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的师生,在该次活动中整理...
关键词:民歌 采集 1948年 解放战争 土改运动 民间音乐 联合大学 达斡尔族 
土改运动的心灵史诗和复杂书写——重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5年第2期340-348,共9页袁盛勇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文学的形式变革研究”(15BZW129)阶段性成果
《东北日报》于1949年2月16日第4版刊发了一则简短的"文化消息",云: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出版丁玲同志以华北土改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已由光华书店出版。作者从1946年7月起,参加了怀来土改工作团,以后又到冀中一带参加土...
关键词:土改运动 桑干河上 钱文贵 土改工作团 周扬 顾涌 意识形态话语 胡乔木 思想改造 东北日报 
阶段性变动:乡村土改运动中积极分子生成与淘汰机制研究——以河南商水县为例(1947-1953)被引量:7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第3期67-75,共9页贾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土改背景下的乡村秩序重构与灾害应对研究--以淮河流域商水县为中心的考察(1947-1954)"(09CZS024)的阶段性成果;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革命背景下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研究"(2011GGJS-164)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商水县土改运动的过程——急性土改、剿匪反霸清算、土改、土改复查与民主建政等几个阶段的考察,可以发现在不同的革命阶段,具有不同行为特点的积极分子相继出现,同时部分旧积极分子遭到淘汰。积极分子之所以有阶段性的变动,与其...
关键词:积极分子 阶段性变动 生成与淘汰 土改进程 商水县 
建国初期乡村政治格局的变迁——以土改运动中农民协会为考察对象被引量:3
《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125-128,共4页熊秋良 
南京大学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的资助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是一场宏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彻底改变了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生产关系,完成了对乡村社会的重新整合,农民协会成为了乡村社会权力体制中最重要的政治力量。
关键词:农民协会 政治格局 变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