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粒级

作品数:49被引量:55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沈其荣徐阳春刘钦普周立祥李朝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桂林理工大学学报》《辽宁农业科学》《耕作与栽培》《热带农业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烟草专卖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褐煤基改性材料对石灰性土壤团聚体及其重金属镉分布的影响被引量:4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年第11期1492-1503,共12页赵少官 杨秋云 丁满 化党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311)。
为探究改性褐煤施用量对北方典型石灰性土壤团聚体及不同粒级团聚体中镉(Cd)分布的影响。向Cd污染土壤中加入多种褐煤基改性材料培养150 d后,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提取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研究石灰性土壤团聚体及Cd在团聚体中的赋存状况...
关键词:石灰性土壤 褐煤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粒级 Cd富集 
渐次解冻土壤粒级沉降分选及碳氮盐分布特征
《水土保持通报》2023年第5期35-44,共10页袁心皓 王馨瑶 李凡 王瑞琪 胡亚鲜 栗现文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东北黑土区长缓坡融雪过程水量转化的微尺度定量表征”(2020M6735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冻融盐渍化土壤多组分溶质迁移对微生物呼吸的影响机理”(52279049)。
[目的]将解冻逐层剥离过程与粒级沉降模拟相结合,探究融雪径流情景下坡面土壤逐层解冻过程中泥沙粒级分选规律及伴随的碳氮盐分布特性,为深入揭示东北坡面土层冻融侵蚀机理及伴生的微环境效应提供依据。[方法]以东北坡面黑土为例,开展...
关键词:土壤冻融 粒级 沉降 渐次解冻 盐分 碳氮 
广西岩溶区石漠化程度对土壤颗粒中汞分布的影响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633-638,共6页王慧燕 熊林 叶丽丽 陈余道 陈永山 蒋金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6109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AA297124)。
石漠化是广西岩溶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部分石漠化地区的土壤汞污染问题比较突出。为深入了解广西岩溶区石漠化土壤中汞(Hg)的变化特征及与土壤粒径的关系,采集广西环江县汞地质背景较高的不同石漠化程度(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
关键词:石漠化  土壤粒级 累积系数 累积效应 
川西高山树线交错带海拔梯度上土壤不同组分氮特征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496-503,共8页杨济源 秦纪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094)。
【目的】以川西高山树线交错带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在海拔环境梯度下土壤不同组分氮素分布特征及稳定性。【方法】在川西高原高山树线交错带海拔高度3900、4080、4200 m处进行土壤采样,采用物理-化学分级法分析了不同氮组分特征。【结果...
关键词:高山树线交错带 土壤有机氮 土壤粒级 化学分级 
川西高山树线交错带海拔梯度上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特征被引量:3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1-7,36,共8页王小沁 陈玉雯 孙辉 李菊 刘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094;40871124)
高山树线交错带是高海拔地带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稳定性在生态系统变化中具有显著指示作用。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对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进行连续分级分离,研究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在海拔环境梯度下分布特征...
关键词:高山树线交错带 土壤有机碳 土壤粒级 土壤腐殖质 有机碳稳定性 
长期添加外源有机物料对华北平原不同粒级土壤氮素和氨基糖的影响被引量:1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年第4期507-518,共12页李俊娣 张玉铭 赵宝华 胡春胜 何红波 董文旭 王玉英 李晓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307;2016YFD03008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91)资助~~
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农民为了追求高产,过量施用化肥的弊端日益凸显。本研究依托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有机养分循环再利用长期定位试验,开展不同外源有机物料对土壤氮素和氨基糖在不同粒级土壤库中分布...
关键词:有机物料 土壤粒级  氨基糖 土壤微生物 
增温条件下不同土壤粒级有机碳和全氮的分布被引量:3
《水土保持通报》2018年第5期77-82,共6页徐昕 马伟胜 代静玉 黄兆琴 程德义 杜超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物质的组成;结构及环境效应的影响"(15KJB610002)
[目的]分析气温上升后土壤养分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应对全球变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中国华北平原的耕地褐土为材料,采用沉降虹吸法,研究在增温条件下土壤3个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以及有机碳和全氮的变化情况。[结果]土壤有机无机复...
关键词:土壤粒级 有机碳 全氮 增温 
长期免耕和秸秆覆盖下黄土高原旱作土壤不同粒级复合体中酸解有机氮含量及分配比例变化被引量:1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年第3期659-666,共8页王克鹏 张仁陟 董博 谢军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60148)资助
[目的]探明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旱作土壤不同粒级复合体中有机氮含量与分配的影响,可对评价耕作措施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黄土高原旱区14年的长期定位试验,采用Bremner法,对传统耕作(T)、免耕(NT)、秸秆覆盖(TS)及免...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土壤粒级 有机氮形态 
玉米秸秆掺入对土壤氨基糖分布动态的影响被引量:7
《土壤通报》2014年第6期1402-1409,共8页李丽东 胡国庆 赵钰 刘肖 丁雪丽 何红波 张旭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5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1250)资助;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05050501)
为探讨玉米秸秆分解对土壤微生物残留物积累和稳定化过程的影响,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施入后土壤氨基糖的动态变化和粒级分布特征,利用氨基葡萄糖(Glu N)与胞壁酸(Mur A)含量的比值探讨了不同来源微生物残留物在土壤养分循环...
关键词:氨基糖 作物秸秆 棕壤 黑土 土壤粒级 
怀涿葡萄产区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年第8期992-997,共6页马堃 李橙 肖凡 冯圣东 杨志新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1BAD38B0103);河北省教育厅项目(ZH2012034)资助
为了探明影响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空间变异规律的葡萄品种、土壤物理、化学因素及其内在关系,本文利用GIS和地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怀涿葡萄产区(河北省怀来、涿鹿两县)的83个表层土壤样品。结果表明:怀涿葡萄产区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
关键词:葡萄产区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空间特征 元素含量 土壤粒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