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英

作品数:17被引量:653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农田土壤笼罩排气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期增温和施氮对华北平原农田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5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年第5期761-768,共8页胡文沛 张闯 胡春胜 董文旭 王玉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213300,2017YFD0800601)资助。
在全球气候变暖与氮沉降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华北平原农田土壤呼吸如何响应气候变暖和氮沉降增加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单作土壤布置了11年野外增温和施氮肥试验,包括对照(CK)、红外增温(W)...
关键词:土壤呼吸 红外模拟增温 施氮肥 温度敏感性 华北农田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碳氮在土壤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被引量:47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年第9期1558-1570,共13页张玉铭 胡春胜 陈素英 王玉英 李晓欣 董文旭 刘秀萍 裴林 张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808,2016YFD0200307,2017YFC1700703);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9226438D);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91)资助。
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小麦-玉米轮作是本区域主要种植模式。长期秸秆全量还田与土壤的浅旋耕造成了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加厚、养分表聚等一系列土壤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本区域粮食持续高产、稳产的障碍因素。本研究...
关键词:耕作 秸秆还田 有机碳 氮素 土壤团聚体 
长期添加外源有机物料对华北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被引量:4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年第8期1384-1396,共13页孙雪 张玉铭 张丽娟 胡春胜 董文旭 李晓欣 王玉英 刘秀萍 邢力 韩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808,2016YFD0200307);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9226438D);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91)资助。
土壤有机碳和团聚体对土壤肥力、作物产量、农业和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土壤肥力的核心和可持续农业的基础。本研究依托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18年野外长期有机质物料和矿质肥料配施试验,开展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
关键词:长期施肥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组分 化肥 秸秆 有机粪肥 
长期添加外源有机物料对华北平原不同粒级土壤氮素和氨基糖的影响被引量:1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年第4期507-518,共12页李俊娣 张玉铭 赵宝华 胡春胜 何红波 董文旭 王玉英 李晓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307;2016YFD03008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91)资助~~
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农民为了追求高产,过量施用化肥的弊端日益凸显。本研究依托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有机养分循环再利用长期定位试验,开展不同外源有机物料对土壤氮素和氨基糖在不同粒级土壤库中分布...
关键词:有机物料 土壤粒级  氨基糖 土壤微生物 
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被引量:49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年第10期1501-1514,共14页胡春胜 张玉铭 秦树平 王玉英 李晓欣 董文旭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0307-06;2016YFD03008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91);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项目(SAJC201603)资助~~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生产中,片面追求高产,过量施肥现象普遍存在,由此造成了肥料利用率低下,氮素损失严重,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影响到本区域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
关键词:氮素过程 反硝化 氨挥发 硝态氮淋失 环境效应 农田生态系统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碳过程与环境效应研究被引量: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年第10期1515-1520,共6页胡春胜 王玉英 董文旭 张玉铭 李晓欣 陈素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3021;41530859;41571291);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项目(KFJ-STS-ZDTP-001)资助~~
本文总结了25年来针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系统,农田的碳循环对气候变化(温度升高)和管理措施(氮肥施入、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等)响应机制的研究成果。自2001年起我们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建立了3个长期定位碳循环试验:...
关键词:碳过程 施氮 耕作模式 环境效应 农田生态系统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综述被引量:4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年第2期167-174,共8页王玉英 李晓欣 董文旭 张玉铭 秦树平 胡春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3021;41530859和41571291)资助~~
华北平原作为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水肥精细管理农田,高水高肥管理下其碳排放量高于秸秆还田的固碳量,其生态系统正在以每年77 g(C)×m^(-2)·a^(-1)的速度损失碳。华北平原农田>400 kg(N)×hm^(-2)·a^(-1)的过高氮素投入是造成...
关键词:华北平原 农田生态系统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 温室气体 排放与减排 调控措施 
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玉米轮作农田温室气体交换及其综合增温潜势被引量:43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年第6期704-715,共12页闫翠萍 张玉铭 胡春胜 董文旭 王玉英 李晓欣 秦树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57129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530859);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KFJ-EW-STS-055-2;KFJ-SW-STS-14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5B00)资助~~
研究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玉米轮作农田N_2O、CO_2和CH4等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有助于科学评价农业管理措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全球变暖方面的作用,为制定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提供依据。基于2001年开始的位于华北太行山前平原中国...
关键词:耕作措施 秸秆还田 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 增温潜势 小麦–玉米轮作系统 
华北平原高产农区冬小麦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综合温室效应被引量:9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年第3期297-307,共11页宋利娜 张玉铭 胡春胜 张喜英 董文旭 王玉英 秦树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0534);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二期)(KSCX2-EW-N-08)资助
研究不同农业管理措施下小麦农田N2O、CO2、CH4等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有助于科学评价农业管理措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全球变暖方面的作用,为制定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静态明箱气相色谱法对华北平原高产农区4...
关键词:华北平原 冬小麦 农业管理措施 温室气体排放 综合温室效应 
华北山前平原农田土壤养分循环的酶学调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年第5期1129-1133,共5页秦树平 胡春胜 张玉铭 王玉英 董文旭 李晓欣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XX2-YW-Q02-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502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1-07)资助
土壤酶是推动土壤养分循环的生物催化剂,研究华北山前平原农田养分循环的酶学调控机制将有助于评价该地区土壤养分状况。试验用土壤取自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分析了土壤脲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0-10 cm、10-20 cm、20-30 cm...
关键词:土壤酶 脲酶 磷酸酶 土壤养分循环 速效磷 华北平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