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进步

作品数:6441被引量:2490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承才金炳镐周竞红巴特尔牛志男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族团结进步地方立法的实施路径研究
《云南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148-156,共9页冉艳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民族政策区域差别化的精准性研究”(项目号:22BMZ008);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政协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法制保障研究”(项目号:2023zx01004)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学界对民族团结进步地方立法的实施路径存在诸多争议,症结在于对其实施逻辑认识不到位。虽然现有立法已关注到行政主体以外的社会主体参与,但实施主体范围及其“权”的配置尚不明确、实施内容存在照搬相关法律或政策的现象、政府及...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 地方立法 实施路径 “社会参与导向”的立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立法研究
《云南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125-135,共11页沈寿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中国方案研究”(项目号:22AZD056);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政协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法制保障研究”(项目号:2023zx01004)的阶段性成果。
拟制定的《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是贯彻实施宪法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重要国策的重要法律。在该法制定中,应当明了“民族团结”在本质上是中国各族公民的团结,应当以体系思维理解这部法律与宪法和其他法律一起,构成了民族团结进步促进...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 “目的模式的法律” “行政执法导向的法律” 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 
借鉴启超“乡治”文化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乡镇论坛》2025年第9期40-41,共2页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近年来,广东省江门市立足梁启超故里的区位优势,以启超“乡治”文化为载体,将其内涵融入组织引领、引育人才、产业发展、文化振兴、生态优先等具体方面,助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自治、法治、德...
关键词:模范集体 区位优势 生态优先 新会区 基层治理创新 广东省江门市 民族团结进步 文化振兴 
天津津南:实干援疆绘新篇
《瞭望》2025年第9期76-78,共3页里雨曦 
津南区在对口援疆工作中注重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当地产业、文化、民生建设,创新提出“引智入疆”理念,取得良好工作成果。如今的策勒县,正演绎着“山海为盟”的动人故事,持续描绘产业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画卷为...
关键词:民生建设 策勒县 对口援疆 民族团结进步 津南区 安居乐业 全流程 
云南省政协:让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
《中国政协》2025年第5期82-82,共1页吕金平 杨丽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云党南考察,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多次给云南干部群众回信,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明确了根本遵循。
关键词:云南省政协 党的十八大以来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根本遵循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着力推进 干部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 
推动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中国民族教育》2025年第3期26-27,共2页董彩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在民族地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关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议题。临夏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临夏州”)是甘肃省重要的多民...
关键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临夏回族自治州 城乡一体化 巩固拓展 脱贫攻坚 临夏州 区域协调发展 民族团结进步 
把主线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
《实践》2025年第3期61-62,共2页刘前贵 
内蒙古财经大学党委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落实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持续在政治引领、学习宣教、文化浸润、思政课堂、研究基地、社会服务、典型培树、合作共建等方面出实招、下真功、见实效,各族师生在学校共居共学、共建共享、...
关键词:立德树人 思政课堂 合作共建 政治引领 共建共享 民族团结进步 文化浸润 内蒙古财经大学 
创新工作模式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实践》2025年第3期63-65,共3页韩伟新 
为了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提高立德树人的质量,包头师范学院构建“1346”(即“一条主线、三支队伍、四个融合、六大行动”)工作模式,创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全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关键词:立德树人 教育强国 包头师范学院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团结进步 创新工作模式 四个融合 三支队伍 
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进路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73-81,184,共10页张劲松 曾城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风险与防控研究”(24BMZ006)。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重要主题。基层工作部门对两者的概念内涵尚存困惑,在实际工作中有混淆使用的情况。通过辨析两者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联系,提出两者的理论逻辑关系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静态逻...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理论逻辑 实践联系 民族工作 
马乃军:迎难而上 把难点变成亮点
《北京支部生活》2025年第3期28-31,共4页沈聪 闫正宇 陈澍祎(摄影) 
马乃军,197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经济合作社社长。2020年获评北京市劳动模范,2022年获评北京市农村工作(2017-2021年)先进个人,2023年获评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荣誉。
关键词:合作社社长 北京市朝阳区 中共党员 民族团结进步 迎难而上 高碑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