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

作品数:15924被引量:23397H指数:5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姚顺波彭珂珊支玲孙保平王立群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退耕还林工程对陕西省气候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
《水土保持研究》2025年第2期150-157,共8页高建伦 王晶晶 白玥 申永丽 马锋 高娟 李超 魏孝荣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侵蚀驱动的水碳氮耦合机理和模型模拟”(XDB40020305)。
[目的]研究陕西省植被恢复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能够为深入认识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对植被恢复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陕西省气象站点实测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采用观测资料减去再分析法(OMR)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 降水量 气温 反馈效应 植被恢复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陕北退耕还林区植被NPP的影响
《陕西气象》2025年第2期32-37,共6页王娟 何慧博 
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22G-12)。
基于2000—2022年MODIS 17A3实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气候模型计算的潜在净初级生产力,定量分析陕北退耕还林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2年研究区实际植被净...
关键词:植被 净初级生产力(NPP)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陕北退耕还林区 
总量目标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执行偏向研究——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例
《财贸经济》2025年第3期23-40,共18页李培 蔡竹欣 许文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原高寒地区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与社会福祉”(72394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税制绿化的政策评估与路径优化——基于汽车税收政策变动的研究”(72173115)。
地方政府若在执行中央总量目标型政策时采取选择性和变通策略,则会导致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向性特征,从而阻碍中央决策的精准落实。本文通过分析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支持的退耕还林工程这一“准自然实验”,揭示了地方政府在退耕还林总量...
关键词:总量目标 执行偏向 专项转移支付 退耕还林 
盘州市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
《现代农业科技》2025年第5期101-104,共4页张杰荣 
退耕还林工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一项惠民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国家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盘州市某个退耕还林工程(2轮退耕还林工程面积共计855.8 hm^(2))为例,选取涵养水源量、土壤侵蚀减少量、泥沙淤积减少...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贵州盘州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碳汇项目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现代园艺》2025年第6期48-49,53,共3页刘斌 
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从经济收益预期、政策支持与补贴力度、技术培训与支持、认知水平4个方面,分析退耕农户参与武威市森林碳汇项目行为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碳汇项目行为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经济收益预期、政策支持...
关键词:退耕农户 森林碳汇 参与行为 影响因素 
缚黄沙,着绿裳 谁言大漠无春色
《科学大观园》2025年第6期64-69,共6页姚亚奇 
长期以来,我国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修复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的荒漠化防治道路。在甘肃省古浪县,超30万亩的八步沙林场见...
关键词:荒漠化防治 治沙造林 退耕还林还草 防沙治沙 民生改善 生态保护修复 三代人 防风固沙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延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9,共9页夏帆 闫安 樊新颖 景来红 邱慧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系统视角下西线工程调水对长江黄河生态环境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2022YFC3202400)。
基于SWAT模型和水足迹理论,模拟延河流域蓝绿水量,评价其水资源可持续性。结果表明:1980—2020年,延河流域多年平均蓝绿水量为45.68亿m3,蓝绿水系数分别为30.6%和69.4%,水资源构成以绿水为主;退耕还林缓解了流域水资源紧张状态,水资源...
关键词:水足迹理论 延河流域 水资源可持续性 SWAT模型 蓝水 绿水 退耕还林 
罗平县老厂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与优化对策
《农村科学实验》2025年第5期131-133,共3页敖学永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该文以罗平县老厂乡为例,分析了该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指出了罗平县老厂乡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工程布局、大力推进种苗建设、加大工程管...
关键词:退耕还林 工程实施 优化对策 罗平县 老厂乡 
退耕还林区4种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王杰 黄娄 朱丹红 武泽阳 刘长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297);延安大学科技支撑项目(2021ZCQ009、2023JBZR-20);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D2023116);资政育人项目(YDZZYB23-10)。
为研究退耕还林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理化特征,并揭示土壤动物的组成及其内在分布规律、土壤动物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吴起县4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的土壤和土壤动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0~20 cm和20~40 cm土层深度的土壤以及0~...
关键词:土壤动物 退耕还林区 吴起县 植被恢复类型 土壤理化性质 相关性分析 
基于GEDI和Sentinel-2的内蒙古退耕还林地块树高估测
《林业科学》2025年第3期16-26,共11页格根塔娜 月亮高可 李晓松 姬翠翠 王建和 沈通 王天璨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2FY202300)。
【目的】构建适宜于退耕还林地块的树高样本集,协同遥感数据与机器学习方法估测退耕还林地块树高,为新一轮退耕还林成效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为实现对内蒙古新一轮退耕还林地块树高的准确估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优化的GEDI样本筛...
关键词:GEDI 内蒙古退耕还林 树高 梯度提升树 可持续森林管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