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纪

作品数:820被引量:3832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龚一鸣杜远生廖卫华马学平徐洪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古地理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川广元清风峡剖面上泥盆统风暴沉积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7
《古地理学报》2021年第6期1094-1109,共16页黄程 沈宇葳 文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602027)资助。
泥盆纪吉维特期—弗拉期(G-F)之交的环境突变拉开了晚泥盆世生物大灭绝的序幕。然而,不同学者对于该时期环境变化的认识仍存在争议。为了解泥盆纪G-F之交的环境变化特征,通过对四川广元清风峡剖面泥盆系观雾山组中6套风暴岩的详细沉积...
关键词:风暴岩 沉积环境 古地理 古气候 泥盆纪 龙门山地区 
化石及现生真蕨类植物的根系:形态演化及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
《古地理学报》2020年第4期680-696,共17页刘璐 刘乐 王德明 薛进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22201)资助。
根是植物的重要营养器官,对维持植物生理活动及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极为重要。真蕨类植物的根系以可预测的方式起源于枝,被称为枝生根,通常也被称为不定根。相比于对种子植物根系的广泛研究,对真蕨类植物根系的认识较为薄弱。通...
关键词:真蕨类 枝生根 不定根 顶枝学说 泥盆纪 侏罗纪 
具彩色斑纹颅形贝在广西桂林下石炭统黄金组中的发现:兼论颅形贝属的地质地理分布被引量:2
《古地理学报》2013年第6期795-808,共14页陈智敏 孙元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2001)资助
文中描述了产自广西桂林地区下石炭统黄金组下部的颅形贝属一新种,桂林颅形贝(Cranaena guilinensis)。新种以平直的前结合缘和背壳上发育中槽为特征。在4枚标本上发现保存有放射状的彩色条带,表明该种当时生活在温暖海域的浅水环境。...
关键词:颅形贝属 腕足动物 彩色斑纹 黄金组 石炭纪 泥盆纪 生物地理 桂林 
华南泥盆纪遗迹化石及遗迹相被引量:8
《古地理学报》2011年第4期397-418,共22页张立军 龚一鸣 马会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72001;41072252和40921062);<科技导报>"博士生创新研究资助计划"项目(编号:kjdb200902-8);"111"项目(编号:B08030);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OTMP1001)联合资助
通过对华南泥盆系6条剖面(四川北川甘溪、广西横县六景、广西桂林杨堤、贵州独山大河口-白虎坡、贵州贵阳乌当、四川广元后高坪)的遗迹沉积学系统研究,鉴定和描述遗迹化石15属24种,包括Arenicolites carbonaria,Arenicolites isp.,Chond...
关键词:遗迹化石 遗迹相 泥盆纪 古环境 华南 
华南泥盆纪生物礁演化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17
《古地理学报》2010年第3期253-267,共15页吴义布 龚一鸣 张立军 冯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72001;40921062);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编号:G0800-06-ZS-319)联合资助
通过对华南泥盆纪生物礁现有资料和作者获得的实际材料的分析研究,编制了华南早、中、晚泥盆世生物礁分布图。华南泥盆纪生物礁最早出现在埃姆斯期晚期,分布层位由西南向北东逐渐变新。华南泥盆纪生物礁分布和演化具有3方面的特征:(1)...
关键词:生物礁 泥盆纪 华南 演化 控制因素 
中国泥盆纪维管植物的组成与古地理分布被引量:5
《古地理学报》2009年第1期91-104,共14页杨楠 李承森 
依据泥盆纪早、中、晚3个时期的中国岩相古地理图及中国泥盆纪植物已有的资料,绘制出中国泥盆纪这3个时期的植物古地理分布图。中国泥盆纪海侵的主要方向是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地区(早泥盆世)逐渐向长江中游的华中地区(中泥盆世)及长江...
关键词:泥盆纪 维管植物 植物化石 古地理分布 
南华海泥盆纪烃源岩的古氧相和缺氧环境模式--以广西中、上泥盆统为例被引量:14
《古地理学报》2009年第1期28-36,共9页杜远生 龚一鸣 张哲 曾雄伟 
中石化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编号:G0800-06-ZS-3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21002);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编号:IRT00546)联合资助
缺氧条件是形成和保存优质烃源岩的重要条件。古氧相的研究对查明海相优质烃源岩时空分布、恢复地史时期古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泥盆纪时期,南华海受陆内裂陷作用影响,形成台地(滨岸台地和孤立台地)与台沟间列的盆地格局。不同的控制...
关键词:南华海  晚泥盆世 缺氧环境模式 古氧相 
北祁连—河西走廊志留纪和泥盆纪古地理及其对同造山过程的沉积响应被引量:44
《古地理学报》2002年第4期1-8,共8页杜远生 张哲 周道华 彭冰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9972 0 78)资助
北祁连—河西走廊志留系包括下志留统鹿角沟砾岩和肮脏沟组、中志留统泉脑沟山组和上志留统旱峡组 ,泥盆系包括中、下泥盆统老君山组和上泥盆统沙流水组。鹿角沟砾岩为水下冲积扇沉积 ,断续分布于北祁连西段。肮脏沟组在北祁连—河西走...
关键词:祁连山 泥盆纪 志留纪 古地理 同造山过程 沉积响应 造山作用 
鄂东地区上泥盆统五通组砂岩沉积相及其古地理特征被引量:8
《古地理学报》2002年第3期26-32,共7页彭冰霞 杜远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9972 0 78)资助
对鄂东地区上泥盆统五通组砂岩的成因 ,一直存在河流相和滨海相的不同认识。野外研究和室内分析表明 :该组主要为一套成熟度较好纯净的石英砂岩和含海绿石石英砂岩。概率累积曲线斜率较大 ,以跳跃组分为主 ,悬浮组分和滚动组分含量低。...
关键词:鄂东地区 砂岩 五通组 沉积相 古地理 泥盆纪 
南秦岭镇安盆地泥盆纪沉积体系与古地理演化被引量:9
《古地理学报》2002年第1期36-42,共7页屈红军 梅志超 崔智林 孟庆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92 90 10 0 )
通过对南秦岭镇安盆地泥盆系露头剖面的详细研究 ,将该区泥盆系划分为海岸、陆棚、斜坡—盆地及碳酸盐岩台地四种沉积体系 ,沉积体系及岩相组合具有南北向分异、东西向展布的特点。从地层由南向北超覆 ,相类型由北部的近源相至南部的远...
关键词:泥盆系 沉积体系 岩相组合 浊积扇 古地理 秦岭造山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