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转针法

作品数:10被引量:8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杜小正严兴科郑魁山方晓丽秦晓光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医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针刺研究》《中医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甘肃省科学技术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扬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肢体麻木临床研究被引量:5
《中医学报》2014年第6期843-845,共3页李媛媛 杨白燕 
目的:观察扬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腰椎间盘突出致肢体麻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扬刺法和捻转针法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扬刺组临床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8%;...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肢体麻木 扬刺法 捻转针法 
温通针法治疗腰肌劳损被引量:23
《中国针灸》2011年第7期622-624,共3页户玫琳 张润萍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探讨针刺手法疗效的差异。方法:将64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温通针法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2例。两组均选穴肾俞、关元俞、腰阳关、委中,温通针法组肾俞、腰阳关采用温通针法,余穴运用捻转平补...
关键词:劳损 腰肌 温通针法 捻转针法 
热补针法对关节炎兔的镇痛后效应及其脑脊液中β-EP和CCK-8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5
《中医研究》2011年第6期18-20,共3页杜小正 方晓丽 东贵荣 
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编号0606-05)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的镇痛后效应,以探讨其镇痛的中枢机制。方法:将6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正常组(n=6)、模型组(n=6)、捻转组(n=24)和热补组(n=24),后2组又随机分为针后即时(0 h),针后0.5 h、1 h、2 h亚组,每组各6只。以卵蛋白诱导建立关...
关键词:急性关节炎/针灸疗法 热补针法 捻转针法 针刺镇痛-βEP CCK-8 
热补针法镇痛后效应及其对关节局部组织β-内啡肽和前列腺素E_2的影响被引量:24
《针刺研究》2009年第5期319-323,共5页杜小正 秦晓光 方晓丽 
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0606-05)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的镇痛后效应,探讨其镇痛的外周机制。方法:6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捻转组和热补组,后2组又随机分为针后即时、针后0.5 h、针后1 h和针后2 h亚组,每组各6只。用卵蛋白诱导造成关节炎疼痛模型。针刺双侧...
关键词:急性关节炎 热补针法 捻转针法 针刺镇痛 Β-EP PGE2 
温通针法对脑梗塞大鼠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影响被引量:3
《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第11期2770-2771,共2页杨波 高洋 严兴科 郑魁山 
目的探讨温通针法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血浆糖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用线栓法直接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急性脑梗塞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脑梗塞大鼠血浆CD62P和CD63的含量。结果造模后脑梗塞组血浆CD62P,CD63均较假...
关键词:温通针法 捻转针法 脑梗塞 CD62P CD63 
温通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XB_2、6-K-PGF_(1a)及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5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43-44,共2页严兴科 逄紫千 郑魁山 
目的:探讨温通针法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制作前脑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不同手法对前脑缺血后TXB2、6-K-PGF1a与脑组织神经元形态学的影响。结果:温通针法...
关键词:温通针法 捻转针法 脑缺血再灌注 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a 
捻转针法起源考被引量:7
《中国针灸》2005年第4期297-297,共1页叶明柱 冯禾昌 
捻转针法为毫针的基本行针手法之一."捻"又作"撚",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以大指、食指、中指尖夹持针柄做前后转动.许多针灸专著以为此法出自<内经>,此说值得商榷.
关键词:捻转针法 毫针 《内经》 行针手法 
温通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EAA及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6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17-20,共4页严兴科 杜小正 秦晓光 郑魁山 
甘肃省科学技术攻关项目 ;GS 992 -A43 -0 64
目的 :探讨温通针法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健康Wistar大鼠 ,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制作前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HE染色法 ,观察不同手法对前脑缺血后兴奋性氨基酸递质含量变化与脑组织神经元形态学...
关键词:温通针法 捻转针法 脑缺血再灌注 谷氨酸 
提插与捻转针法对人体胃电影响的实验观察被引量:3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年第2期41-42,共2页邢文堂 王润林 
传统针刺手法对人体的影响涉及到诸多方面,如何正确地运用这些手法控制疾病向良性化趋向,一直是许多针灸学者研究探讨的课题,本实验旨在阐明提插与捻转手法对人体胃电的影响,为针刺手法客观化提供依据,并阐明提插与捻转手法对人体影响...
关键词:提插针法 捻转针法 胃电 实验 
此诀出自梓桑君——席弘学派及其针法被引量:5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年第2期1-4,共4页李鼎 
宋代针灸家席弘,字弘远,号梓桑君,上代任职太医院。宋高宗赵构南渡时,席氏随着移居南方,安家于江西临川县,世代以针灸相传。至第十代孙席信卿,于传子之外兼传徒陈会(宏纲),会广传门徒24人,兼事著述。其中以刘瑾学业最优,此时已当明初,...
关键词:席弘学派 捻转针法 选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