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

作品数:58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普慧赖文英李炳海赵俊勇曾宪武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佛教协会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淮论坛》《新宋学》《江西社会科学》《佛教文化》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音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慈云遵式净土思想之天台教义初探
《法音》2020年第6期19-23,共5页释可祥 
慈云遵式(964-1032),是一位事理兼修的北宋天台宗高僧,著作宏富,尤重忏仪的撰述与修行,被誉为"慈云忏主""天竺忏主",为宋以降的佛教忏仪提供了规范。学界对遵式的忏仪研究颇为重视,成果迭出,但对其净土思想的研究则逊色不少,对净土思想...
关键词:念佛法门 念佛三昧 遵式 净业 忏仪 缁素 忠实实践者 天台宗 
灵峰派定位问题再思考被引量:2
《法音》2016年第3期8-12,共5页赵俊勇 
灵峰派是明末蕅益大师创立的一个佛教派别。灵峰派究竟属于哪一宗?现在学界对此并没有形成定论。灵峰派的宗派定位问题,其实就是蕅益大师的思想定位问题。关于蕅益大师的思想定位,目前学术界有四种观点,一是天台说,二是净土说,三是禅宗...
关键词:灵峰派 天台宗 一心三观 玄义 定位问题 教观 思想定位 中国佛教史 念佛三昧 禅教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佛教
《法音》2015年第10期14-22,共9页释学诚 
一、脚步与声音——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全球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全球化本身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政治全球化",时间起点可以追溯到大航海时代,之后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
关键词:AMBASSADOR 中国佛教 止观 禅法 汉传佛教 禅修 南传佛教 念佛三昧 印度佛教 大航海时代 
《五方便念佛门》解读──智顗净土思想之研究(二)
《法音》2000年第10期9-13,共5页王小明 
关键词:文殊师利 念佛三昧 一行三昧 《大宝积经》 宝积经 五门禅 般若波罗蜜 常坐三昧 称名念佛 菩萨 仆提萨垛 智者大师 化法四教 
两岸禅学研讨会
《法音》1999年第2期38-41,共4页默雷 
缘起与宗旨1998年10月24日至25日,台湾慈光禅学研究所和台湾中华禅净协会联合举办了“两岸禅学研讨会”,提交论文的有:台湾福严佛学院院长大航法师《定中作观与出定作观二说之比较》、台湾慈明佛学院教师宗麟法师《〈深密...
关键词:奢摩他 念佛三昧 禅法 中道实相 禅学 中国佛教 达摩多罗 《般舟三昧经》 南传佛教 止观 
百千三昧门
《法音》1997年第3期21-21,共1页见心 
百千三昧门见心三昧一词,来源于梵语Samadni的音译。在罗什所译经(习惯称旧译)中称三昧;玄奘所译经(称新译)中称三摩地。意译为等持、定、正定、正受、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止住于一处不令散乱的一种安定状态...
关键词:《般舟三昧经》 大乘经典 南无阿弥陀佛 《大智度论》 社会用语 知恩报恩 念佛三昧 支娄迦谶 安定状态 “极致” 
往生业因至要论
《法音》1995年第9期31-34,共4页李正思 
往生业因至要论李正思学佛的目的是了生死,灭度一切众生,证大涅,此佛四谛所摄。其中决定苦与灭的是业因,集业招苦,道业感灭,即是世出世间两重因果。而了生死的第一方便古德所谓径中径者莫妙于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往生关键正在业因...
关键词:往生 阿弥陀佛 至要 回向 先熟 《般舟三昧经》 烧开水 念佛三昧 楞严经 储备 
净土法门实似论被引量:1
《法音》1995年第8期8-10,12-16,共8页佛日 
净土法门实似论佛日净土法门,乃数一部大乘经所一致指示。从印度马鸣、龙树、世亲等菩萨,到中土慧远、昙鸾、智、善导、窥基等祖师,莫不赞叹弘扬。集隋唐佛学大成、被清朝雍正皇帝誉为“古今第一大善知识”的五代水明延寿禅师,称扬...
关键词:阿弥陀佛 净土宗 往生 念佛三昧 极乐 西方净土 可思议 人间净土 《无量寿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不灭的慧灯──读明真法师《望云集》
《法音》1994年第6期31-33,共3页方之 理克 
关键词:明真 望云集 法相唯识学 人间佛教 佛学思想 三论宗 华严 具足戒 一切法 念佛三昧 
念佛与调五事
《法音》1993年第2期12-15,共4页净慧 
各位居士发心来这里参加佛七,因缘很殊胜。我本人对各位的精进心、勇猛心、向道心感到非常敬佩。不少居士希望我能经常给大家讲讲佛法,但由于教务工作比较忙,所以各位这种愿望没有能够及时满足,很抱歉。今天已经是佛七第四天了。前几天...
关键词:佛七 念佛三昧 禅定 佛事活动 掉举 小止观 数息 六波罗蜜 六妙门 增上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