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伦堡审判

作品数:124被引量:10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徐璟玮朱淑丽严晓晨付毓李乐曾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俄罗斯新解密伯力审判档案探析被引量:2
《中国档案》2024年第8期61-63,共3页赵士见 宫文婧 
国家社科基金抗战专项项目“跨学科视域下细菌战罪行研究”(项目编号:21KZD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949年12月底,苏联在伯力市对山田乙三等战犯举行审判,追究其在侵华期间准备和实施细菌战的罪行,使世界民众知晓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战俘开展人体活体解剖实验,严重践踏国际公约和社会伦理的真相。伯力审判有力弥补东京审判的不足,为惩...
关键词:纽伦堡审判 东京审判 战争罪行 国际公约 活体解剖 山田乙三 社会伦理 历史记忆 
不能被遗忘的“兔子女孩”
《三月风》2024年第4期64-64,共1页冯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组织医生做了大量人体试验,试验遍布各个集中营,对象包括犹太人和吉卜赛人等群体。战后,20多名纳粹医生接受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他们被指控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法律史上,对纳粹医生的审判是纽伦堡...
关键词:纽伦堡审判 国际军事法庭 反人类罪 战争罪 人体试验 医学试验 医学伦理 医学史 
《东京审判史料研究》出版
《抗日战争研究》2024年第1期115-115,共1页高莹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确立反和平罪和危害人类罪的罪名,起诉并判决一批轴心国政府和军队的战争罪犯,从而开启了国际刑法和国际人道法的新发展方向。以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为代表的一系列战争罪行审判,代表了人类...
关键词:纽伦堡审判 东京审判 国际人道法 危害人类罪 国际刑法 战争罪行 史料研究 反和平罪 
普鲁士蓝
《外国文艺》2023年第6期72-89,共18页 施杰(译) 
距纽伦堡审判还有几个月时,医生给被告们做了次体检,发现赫尔曼·戈林的手脚指甲都被染成了怒红色。他们以为——误以为——这种染色现象是双氢可待因上瘾所致,因为戈林每天都要服用百余粒这种止痛片。威廉·巴勒斯称,这种药物的效果近...
关键词:纽伦堡审判 普鲁士蓝 可待因 赫尔曼 海洛因 可卡因 依赖症 戈林 
瘦马上的堂吉诃德——弗里茨·鲍尔和“法兰克福审判”
《读书》2023年第9期159-167,共9页郭晓蕾 
今年是“法兰克福奥斯维辛审判”(亦称“法兰克福审判”)开审六十周年。相较纽伦堡审判,中文读者对这场由德国司法机构独立开展的对前纳粹人员的审判,可能有些陌生;但若说到二〇〇八年那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朗读者》,相信很多读者...
关键词:纽伦堡审判 司法机构 奥斯维辛 法兰克福 堂吉诃德 《朗读者》 德国黑森州 弗里茨 
从《无人可逃》到《纽伦堡审判》:大屠杀记忆在美国法庭片中的意义流变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3年第5期121-125,共5页桂园锦 
大屠杀作为一件发生欧洲大陆,与美国没有直接关联的历史事件,在战争结束后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消逝于美国社会,相反却逐渐发展为美国国家记忆的一部分、一个理解美国文化的参考点。大屠杀记忆在美国法庭片中的意义流变研究将从《无人可...
关键词:无人可逃 纽伦堡的审判 纽伦堡审判 大屠杀记忆 反犹主义 
“要法律不要战争”
《财新周刊》2023年第18期88-88,共1页胡暄 
曾在纽伦堡审判中任公诉人的本杰明·费伦茨(Benjamin Ferencz)于2023年4月7日去世,享年103岁。他是最后一位逝世的纽伦堡审判检察官。
关键词:纽伦堡审判 公诉人 费伦茨 本杰明 检察官 法律 
德国作家阿尔弗雷德·德布林小辑
《世界文学》2022年第3期72-128,共57页罗炜 
阿尔弗雷德·德布林(Alfred Döblin,1878—1957),现代德语先锋文学代表人物,德语现当代文学史上最具创新性和创造力的作家之一,其文艺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对现当代德语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德布林的作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有医学和心理...
关键词:叙事作品 德国作家 先锋文学 戏剧作品 文艺理论 纽伦堡审判 阿尔弗雷德 记忆障碍 
纽伦堡审判中的守法主义
《民主与科学》2022年第2期44-47,共4页张杰 
守法不仅是服从,还有释法、找法、认同法之意,即守法意味着普通公民角度的遵法护法,法官和律师等法律职业者的发现、诠构、遵从法律,以及立法者依法制定法律,不与上位法相违背。守法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在西方文明史的各个时期,尤其是近...
关键词:纽伦堡审判 法律职业者 科学立法 法治中国建设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上位法 苏格拉底之死 
国家利益与电影意识形态批评——以几部二战审判电影为例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43-51,共9页胡雨晴 
黄冈师范学院博士基金项目“日本反战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项目编号:2021017。
二战结束后,针对德国和日本的两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结束了世界性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历史,给世界带来了长久的和平与安全。然而,这两场审判其实都是由美国主导的,虽然有众多参战国的参与和认同,但依然充分显示出美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所发挥...
关键词:纽伦堡审判 东京审判 二战审判电影 意识形态批评 国家利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