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制度变革

作品数:42被引量:17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芬华辛宝海李海伟陈颀吴毅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金融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社会科学》《兰州学刊》《特区经济》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观念力量与农地制度变革的内在逻辑——以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思想脉络为中心
《湖南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93-101,共9页赵泉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想研究”(编号:20FJLB007)。
经济转型期的高层领导集体是制度演变的主导者,他们负责制度的择定、出台、解释和变更,并通过国家权力将其思想观念转变为国家意志来推动某一制度变迁。这一点在新中国农地制度改革过程中表现最为明显,毛泽东、邓小平和习近平等领导人...
关键词:领导集体 思想观念 农地制度 制度改革 
中国农地制度变革趋势探讨
《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第20期41-42,共2页蒋步银 
文章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我国耕地承包制度演变的历史逻辑,分析了在当今形势下耕地及其他集体资源对我国三农发展及国家的价值意义、提出对农民和农民收入的概念要重新认识、探讨了我国农地制度变革的现实需求,指出...
关键词:农地制度 变革趋势 探讨 
林地制度变革与农地制度变革异同分析
《南方农业》2021年第8期118-119,共2页于博洋 李明川 
林地制度改革与农地制度改革是事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问题。基于此,以农林资源的特性为基础背景,分析改革开放后林地、农地变革的基本情况,得出虽然农地制度改革与林地制度改革存在相同点,但林地改革不能完全参考之前农地改革的经...
关键词:林地改革 农地改革 资源利用 
农民主体地位与农地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被引量:3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5-11,共7页李飞龙 梁宏志 
贵州财经大学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基金《贵州农地制度沿革与农业经济发展研究(1949-2016)》(项目编号:2017SWBZD18)
国家土地制度与农民主体地位之关系,可用制度黏性加以解释,即作为刚性的国家土地制度,在乡村社会推行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变通性和动态性的特征,这恰恰也是制度稳定性的基础。农民主体可能会因为国家制度的强弱,展示出不同的形态,...
关键词:农民主体地位 农地制度 制度黏性 路径选择 
农地制度变革与动员式治理的困境被引量:6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5期124-130,共7页王海娟 胡守庚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2批特别资助项目“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2019T12069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长江经济带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与政策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8ZDA053)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地制度改革对基层治理的影响凸显。研究发现,农村基层治理的一项主要内容,是通过农民动员,协调分散的土地利益关系,使农村社会形成整合土地利益的动员式治理模式。实践中,地权持续扩张弱化了集体土地制度,可能导致...
关键词:基层治理 动员式治理 农地制度改革 地权扩张 乡村振兴 
中国农地制度变革的观念误区与现实障碍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9年第1期24-40,共17页江帆 
2018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智库项目“农村宅基地流转法律机制研究——以三权分置改革为契机”(2018ZDZK17).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地制度几乎没有承接历史的余绪。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联产责任及土地承包经营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特色,但其制度运行的效率已经不可持续,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发生悖谬。农地制度改革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
关键词:农地制度 三权分置 土地财政 还权赋能 
农地制度变革与乡村集中居住模式演进——以苏南为例被引量:7
《城市规划》2019年第1期109-116,共8页李广斌 王勇 谷人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8387;51578352)
农地制度变革通过重构土地产权、改进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调整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对乡村集中居住模式演进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乡村集中居住模式演进的农地制度分析框架,以苏南为例,系统地剖析了苏南乡村集中居住模式演进的土地制度作用机...
关键词:乡村集中居住 农地制度 土地资本化 苏南 
新时期中国农地制度变革及三权分置完善研究
《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第34期59-60,共2页王锋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农业主体培育研究"(14BJY12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是中国农村基本的土地经营制度,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前提。在以上约束条件下,新时期中国又面临着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乡村振兴等历史任务的实现。研究表明,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方式对农业规模化、产业...
关键词:农村土地 三权分置 经营权 实现形式 
中国农地制度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49-52,64,共5页王艳 
农地制度的复杂性导致了学术界对其变革认识上的分歧,形成了私有化与集体制两种不同的观点。倡导私有化改革的学者认为,农地产权不清晰为权力侵犯农民权益留下空间,农地制度改革要沿着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方向推进;坚持集体制的学者认...
关键词:农地制度 私有化 集体制 权力 资本 
农地制度变革的路径、空间与界限——“赋权—限权”下行动互构的视角被引量:47
《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5期36-62,243,共27页吴毅 陈颀 
作者主持的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变迁视角下当代中国农地制度发展与改革研究"(11ASH002);2014年度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专项任务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变迁与当代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研究"的成果
本文从"赋权—限权"框架下中国农地制度相关主体行动互构的视角,系统考察改革以来在农地的经营、管理和征收改革中所形成的中央、农民和地方关系。研究发现,具有赋权—限权特性的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内含自身的悖论,即赋权与限...
关键词:农地制度 赋权-限权 中央政府 地方-基层政府 农民 行动互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