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模式

作品数:1695被引量:3666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骆世明王兆骞黎华寿孟庆岩沙毓沧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功效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探讨被引量:14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年第2期94-97,共4页章家恩 陆敬雄 张光辉 黄兆祥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BA512B07);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项目;广东省攻关项目(2004B20101017);广州市科技星火计划项目(2002C12E0021)
对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与传统的稻田养鸭模式以及现行的水稻单一栽培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包括组分结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对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功效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生态农业 鸭稻共作 技术创新 
江汉平原涝渍微地貌变异特征及生态农业模式应用研究被引量: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年第2期158-160,共3页刘章勇 陈阜 
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 (96 0 0 4 0 3 14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HNKFJ2 0 0 2A0 1)共同资助
阐述了江汉平原涝渍灾害的成因及其微地貌变异主要特征 ,根据涝渍地域微地貌差异和涝渍灾害发生特点 ,将江汉平原涝渍微地域分为 6种类型 ,并对其中广泛分布的典型碟形洼地不同高程按水体圈、涝地圈、渍地圈、旱地圈和庭院圈配置实施高...
关键词:江汉平原 涝渍灾害 微地貌 变异特征 生态农业模式 成因 
金沙江干热河谷脆弱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及可持续生态农业模式被引量:50
《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第5期19-22,共4页纪中华 刘光华 段曰汤 沙毓沧 李建增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国西部重点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编号2001BA606A-07)
金沙江河谷脆弱生态系统具有:干旱程度加剧,土壤凋萎湿度(PWP)长达7~8个月,使许多植物无法生长;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人为破坏频繁;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土壤胀缩性高而不利于作物生长等特点。其中水分短缺是脆弱生态系统最...
关键词:脆弱生态系统 植被恢复与生态农业模式 金沙江 干热河谷 
湖南省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与综合技术研究总结被引量:5
《生态环境》2003年第4期518-520,共3页刘钦云 黄道友 唐昆 王翠红 陈桂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SW-415;KZCX3-SW-426);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6-004-03-02);湖南省科技攻关项目(97KJY2007)
文章总结了湖南省10年来推行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和推广综合农业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取得的效益。经过10年的努力,5个试点县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农业与农村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累计推广应用面积3.2663106 hm2,新增产值50.90亿元。
关键词:生态农业模式 发展原理 综合技术 示范 推广 湖南省 
吉林省东南部半山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研究——以吉林省柳河县圣水镇为例被引量:9
《地理科学》2003年第3期323-328,共6页宋凤斌 杨富亿 李景林 邵庆春 陈国双 
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吉林省科学技术厅"九五";"十五"重大项目
根据圣水镇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以圣水镇小流域为主体 ,进行试验与示范。开展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和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同时进行生态经济效益监测和评价 ,在此基础上构成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建立具...
关键词:吉林东南部半山区 小流域 水土保持 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