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剩余劳动

作品数:1814被引量:3464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吉元张桂文杨竹节贺彩银栾谨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5年第2期62-67,共6页孔祥智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这是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乡村全面振兴需要继续向非农领域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也需要具有“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特征的新型职业农民进入...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农业剩余劳动力 中央一号文件 全面振兴 非农领域 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型职业农民 有机结合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考与政策反思
《中国合作经济》2024年第10期25-28,共4页张杨蔚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表明未来我党仍然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中最为突出、发展历史最久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共...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 乡村振兴 计划经济时期 合作社成员 就地转移 辐射带动 
不止于经济效率:“农业剩余劳动”的多维价值分析
《科学.经济.社会》2024年第4期25-42,M0001,共19页陈奕山 
经济学文献认为,我国存在大量低产出效率的“农业剩余劳动”,这些劳动缺乏价值,其数量最好尽快压减至零。然而,经济价值无法囊括多维度的价值,缺乏经济产出效率不意味着农业剩余劳动在其他维度上同样无价值。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看,我国...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 经济效率 价值 劳动的多维价值 
中江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
《四川劳动保障》2023年第7期27-28,共2页曾兵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推进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是助力乡村振兴与实现全民富裕的重要力量。要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应该进一步挖掘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资源,将他们的劳动能力进一步开发,做好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202...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 中央一号文件 乡村振兴 灵活就业人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民工就业 劳动力就业 社会保障工作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及面临的矛盾选择被引量:2
《理论学习与探索》2023年第2期9-12,共4页刘伟 
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工业化加速时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位置的演变,矛盾集中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而,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常常把二元经济的转换描写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在这一发展阶段上之所以发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出现...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产品需求 恩格尔系数 农业劳动力 发展经济学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最终需求 非农部门 
中国农业需要多少生产投工?——实际投工量和合适投工量的比较及其含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9-28,共10页陈奕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ZD101)。
中国农业要有必要的生产投工,也应为农业劳动者提供合理的劳动报酬。测算2004—2018年中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投工量,并以农业劳动报酬率趋同于非农劳动报酬率为标准测算农业生产的合适投工量。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的实际投工量远大于合适投工...
关键词:农业生产投工 生产结构 劳动报酬率 农业剩余劳动 
强化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工业支撑被引量:2
《经济研究参考》2022年第1期21-31,共11页苗长虹 
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与黄河流域工业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内需与外需取决于人口规模和结构、收入水平和结构以及贸易的便利程度。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深入推进的全球化进程,世界各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定位和分工格局已发生了深...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 工业经济发展 分工格局 收入水平 供给充足 地缘优势 城市群发展 东部沿海 
深挖劳动力潜力 应对老龄化挑战——中国“人口红利”消退之辩被引量:1
《中国经济报告》2021年第6期26-42,共17页袁越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人口要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引发了舆论的广泛担忧:人口结构的转变是否会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掣肘?全球经验表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确实存在...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 潜在增长率 劳动参与率 素质提升 人口红利 人口比重 高等教育水平 统计显著性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以莒南县为例
《农民致富之友》2021年第18期98-98,共1页单大超 徐晓爽 单智慧 
乡村振兴是我国一项重要战略,本文通过对莒南县的农民收入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负担重、农业劳动者素质较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农业劳动者素质 乡村振兴 农民收入问题 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民负担 莒南县 结构不合理 
户籍制度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挑战
《领导文萃》2021年第2期26-29,共4页蔡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机制得到了广泛的分享.这种发展的分享性质及其实现机制,与特定发展阶段和发展类型密切相关. 随着中国延续30年(1980-2010年)的人口机会窗口或将关闭,二元经济发展阶段最显著的...
关键词:经济高速增长 劳动力无限供给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人口机会窗口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城乡就业 户籍制度 资源重新配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