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鬼形象

作品数:38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杨范治梅黄洁琼刘相雨郑春元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广州大学上海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北方文学(中)》《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通过女鬼形象比较看作者的价值取向——以《聊斋志异》和《子不语》为例
《文教资料》2024年第6期15-18,共4页叶金玉 
《子不语》是继《聊斋志异》之后又一部写怪异事件的小说,其中的女鬼形象与《聊斋志异》中的女鬼形象有许多不同之处。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描写的女鬼美丽动人,贤良淑德,体现了一种审美的倾向,作者注重伦理道德,追求尽善尽美,故事中的...
关键词:《聊斋志异》 《子不语》 女鬼形象 价值取向 
英美电影理论视阈下关于香港恐怖电影中红衣女鬼形象的文化解读
《时代人物》2022年第27期10-12,共3页于啸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观众视角与电影文本结构,同时着眼于传统父权社会的话语体系,并参考借用英国学者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发生机制”与美国电影理论家罗宾·伍德的“恐怖电影概论”,进而探讨与解读香港恐怖电影之中“红衣女鬼”这一...
关键词:电影理论 恐怖片 红衣女鬼 女性主义 
论《倩女幽魂》与《幽魂娜娜》中的女鬼形象及其文化结构
《嘉兴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88-92,共5页邓利群 罗婕维 
中国电影《倩女幽魂》与泰国电影《幽魂娜娜》是各自文化中比较有名的鬼片,两者都成功塑造了女鬼形象。由于文化的差异,两个女鬼形象有共性也有差异:娜娜单纯善良,在维护自己的爱情时展现了勇敢和凌厉的鬼气,并在佛教高僧的感召之下虔...
关键词:聂小倩 娜娜 女鬼形象 文化结构 
中国恐怖电影中红衣女鬼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基于禁忌与污秽的分析视角
《时代人物》2022年第4期25-27,共3页于啸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着形形色色的关于鬼怪幽灵的传说。而红衣女鬼作为其中流传甚广的恐怖形象,不仅在民间野史、都市传说、风俗禁忌中时常出现,在电影银幕上也是频频登场、屡见不鲜。本文将着力于探究国产恐怖片中红衣女鬼形象背后所蕴含...
关键词:红衣女鬼 恐怖片 民俗禁忌 
初探《子不语》女鬼形象及其意义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1年第19期118-119,共2页李双凝 
袁枚的《子不语》(1)专记鬼神怪异之事,它广采博收,包含了大量女鬼故事。女鬼们贴近无恶不作的传统形象,面目丑陋而恐怖,呈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寄寓了袁枚的个人主张以及对社会的看法,体现了袁枚离经叛道的个性。这些女鬼故事形态各异,有...
关键词:女鬼 形象 审丑 
男权机制下的女鬼形象与女性意识觉醒分析——以李昂《杀夫》为例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34期184-185,197,共3页董春晓 
《杀夫》叙述了日据时期发生在封闭落后城镇的妇人杀夫的故事。作者以犀利的笔触展现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底下地位与弱者形象,批判了其中的不合理处,对女性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作者笔力千钧、力透纸背。其中,不得不说的是在整篇文章中...
关键词:女性意识 男权机制 悲剧困境 鬼影 
《列异传·谈生》在古代“人鬼恋”小说题材上的价值被引量:1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8期47-50,共4页赵爱华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原文化视域下的唐宋小说研究”(编号:2016BWX014);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魏晋小说中的民间信仰研究”(编号:2019-ZDJH-692)
魏晋第一部志怪小说集《列异传》开创了一系列的小说题材,其中《谈生》一篇作为早期的人鬼恋故事,不仅包蕴了人鬼结合、鬼求复生的小说母题,且其中充满遗憾而又爱子情深的女鬼形象亦对后世小说的人物塑造影响深远。
关键词:《列异传》 人鬼恋 女鬼形象 
浅论元杂剧中的女性鬼魂形象
《戏剧之家》2019年第8期16-17,共2页曾文韬 
元杂剧的女鬼形象作为一类特殊的文学艺术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主要以《窦娥冤》、《倩女离婚》两篇元杂剧为例,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和当代艺术视野,试对元杂剧中的女鬼形象进行分类,并浅论其文化意蕴。
关键词:元杂剧 鬼魂形象 女鬼形象 
以《鬼恋》为例谈徐訏对传统女鬼形象的创新
《文教资料》2018年第19期10-11,共2页张颖 
小说《鬼恋》通过对女主人出世精神的刻画及把人鬼化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以假乱真又不失独特个性的女鬼形象,于荒诞之中流露出作者对于当时黑暗现实的讽刺和控诉。徐訏通过传统女鬼形象的颠覆,形成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体现了这一女鬼形象...
关键词:《鬼恋》 女鬼 原型意象 
《聊斋志异》中的女鬼形象分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9期32-33,共2页周雯迪 
古代,人们谈鬼色变,对于鬼的态度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大肆谈鬼,并塑造了各式各样的女鬼形象,尽管形象各不相同,但这些女鬼大部分都因尘世夙愿未了而徘徊人世。蒲松龄对女鬼的描写,一方面是出于自己心目中对...
关键词:女鬼形象 恶鬼 情鬼 义鬼 双重态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