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耒

作品数:31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超吴航吴超吴航潘承玉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国学》《宗教学研究》《船山学刊》《晋阳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區分話語體系與文獻記載:石濂大汕研究中的材料運用原則平議
《新国学》2023年第1期163-183,共21页李靜 
澳門基金會項目“石濂大汕與澳門的佛教及民間信仰發展研究”(MF1915)階段性成果
有關清初名僧石濂大汕的研究,部分學者在其史料運用上或存在較大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曾爲爭辯方之一的潘耒,其言論在未經其他材料驗證的情况下,能否當作事實來引用?第二,在大汕入獄後産生的有關他的評價,不可避免將帶上意識形態色彩,那...
关键词:石濂大汕 潘耒 話語 繆荃孫 王士禎 
博学宏词科与李因笃、潘耒的出处选择
《励耘学刊》2019年第2期207-226,共20页魏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代诗人别集丛刊”,项目编号:14ZDB076
康熙十七年(1678)诏举的博学宏词科,许多"逸民"名列荐牍,不得不面临出处问题的抉择,李因笃、潘耒属于特出的类型。李、潘二人家世境遇、交游范围、拒仕原则极其相似,却因不同的寓京策略、交游方式,以及个人心性、政治的影响,在出处选择...
关键词:博学宏词科 李因笃 潘耒 顾炎武 
顾炎武《浯溪碑歌》的文本——兼论潘耒之功过
《船山学刊》2019年第1期40-47,共8页张京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鼎革之际的学术范式"(12YJA77005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经学之开山"(14BZX055)
顾炎武一生足迹未尝履及湖南,但有一首长诗《浯溪碑歌》言及湖湘之地。后人对于这篇长诗多有佳评,并有详注,对其寓意明朝中兴的思想寄托也有揭示,但对《浯溪碑歌》淋漓贯彻的湖湘格调尚乏专门的分析。《浯溪碑歌》本名《大唐中兴颂歌》...
关键词:顾炎武 《浯溪碑歌》 《大唐中兴颂歌》 潘耒 湖南 
浅析康熙十八年博学鸿词科录取情况及特点
《视界观》2018年第03X期102-103,共2页梁晓菲 
康熙十八年(1679)清廷诏开博学鸿儒科,又称己未词科,此次词科是清廷为网罗奇才硕彦和笼络汉族士子而增开的制科,用来消弭遗民士子对清廷的敌对情绪,巩固统治地位.此次科考录取了一等彭孙遹等20人,二等李来泰等30人,理学、儒林、名臣...
关键词:博学鸿词科 博学鸿儒 康熙帝 潘耒 汤斌 
吉林大学图书馆藏《遂初堂诗》新考
《文献》2017年第4期75-86,共12页吴航 冯玉洁 
教育部全国高校古委会古籍整理研究直接资助项目“《潘耒诗文集》辑校”(1211)阶段性成果
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间抄稿本《遂初堂诗》二卷一册,以往研究皆认为系清初学者潘耒作于康熙二十九年的未刊编年诗稿。但综合潘耒行迹、诗稿内容所集中反映的座主门生关系、诸同年关系以及存世史料来看,其作者绝非吴江潘耒,而是长洲...
关键词:吉林大学图书馆 《遂初堂诗》 潘耒 尤珍 
“半壁江山”不等于“一半”
《语文月刊》2017年第5期35-35,共1页陈千里 
宋·吕颐浩《忠穆集·七·送张德远宣抚川陕》:"每愤中原沦半壁,拟将孤剑斩长鲸"。可见这里的"半壁"是指国土的一部分。后来,"半壁"与"江山""山河""河山"四字成文,指残存下来或丧失掉的部分国土。如清·潘耒《韩蕲王墓碑...
关键词:吕颐浩 张德远 忠穆集 岳伯 吴炎 金丰 潘耒 宣抚 不等于 说岳 
顾炎武的峻厉
《群言》2016年第8期50-52,共3页陈益 
被誉为恂恂儒者的董桥先生曾在《夜行者的独白》一文中讥讽了顾炎武,说他甚奇而怪,乃至神经兮兮:“顾亭林学问文章俱佳,貌极丑怪,性复严峻。一度独身北走,所到之处,必买媵婢,置房产,一两年后即弃之,什么都不顾就走了。人家请他吃饭,畅...
关键词:董桥 徐元文 肃容 顾亭林 徐乾学 《明史》 康熙皇帝 归奇顾怪 文中 潘耒 
《日知录》:一部讲求经世之学的“资治之书”
《月读》2016年第5期42-48,共7页钟岳文 
顾炎武与《日知录》顾炎武(1613—1682)是苏州府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此时的顾炎武虽然年轻,却参加了当时的一个政治性团体——复社,提出反对宦官权贵专权的主张,并由此逐渐留...
关键词:《日知录》 经世之学 抗清斗争 复社 经世致用 著名思想家 政治腐败 社会矛盾 日知 潘耒 
《文苑(经典美文)》2015年第6期71-71,共1页李浅予 
潘耒,吴江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耒在京为官五年,因对时政多有建言,忌者颇众,终以"浮躁"降职。浮躁者,莫须有之罪名也,耒遂归,自号止止居士,遍游天台、雁荡、武夷、黄山诸名山,足迹所到之处,...
关键词:止止居士 康熙十八年 《明史》 翰林院 潘耒 博学鸿词 清代诗人 陈廷敬 诗笔 
论《类音》五十母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35-36,共2页程晓清 
《类音》是清初潘耒所著的一部重要音韵学著作,王力和叶祥苓都曾对此书做过研究。基于叶祥苓对五十母的考释,重点探讨吴江语中关于《类音》五十母的阴阳记载,以期对叶文做一些补充。
关键词:《类音》 潘耒 吴江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