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

作品数:436被引量:9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孙开泰张秉楠鲍广丽郭杰温小腾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人文知识、史传笔法与游戏心态——读韩愈《毛颖传》随感被引量:1
《文史知识》2021年第3期89-99,共11页郭英德 
有一个成语“脱颖而出”,也作“颖脱而出”,喻指人的才能鲜明地显现出来。成语出自《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说的是战国赵孝成王九年,秦兵围困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奉命赴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荐。平原君问道:“先生在我门...
关键词:史传笔法 《毛颖传》 颖脱而出 赵孝成王 游戏心态 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自荐 人文知识 
“三寸不烂之舌”与《法华经》
《文史知识》2007年第6期58-60,共3页刘影 
“三寸不烂之舌”是形容能言善辩之人一句最常见的俗语。“三寸之舌”典故始见于《史记·平原君列传》毛遂自荐的故事。毛遂随赵平原君使楚,摇唇鼓舌,终于说服楚王救赵,平原君遂有“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感叹。
关键词:《法华经》 毛遂自荐 平原君 中国古代 佛教观念 史记 俗语 形容 
战国“四公子”的君号
《文史知识》1997年第8期95-97,102,共4页钱林书 
战国时期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及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都是著名的王室或贵族公子,又是显赫的封君。他们权大名重,曾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有很大的影响。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二《封君》一文曰:"...
关键词:孟尝君 平原君 信陵君 战国策 战国时期 封君 史记正义 田文 顾炎武 地名 
公子乎?士人乎?——春申君身分新说
《文史知识》1997年第3期80-83,共4页张兴杰 
众所周知,春申君姓黄名歇,是战国末年楚国的一位出类拔萃的政治家。他在楚顷襄王时任左徒,考烈王时任令尹(宰相),历经两朝,在政治舞台上活跃了数十年。尽管当时楚国已经百孔千疮、危在旦夕,但春申君执政后,怀着一颗复兴楚国的赤诚之心,...
关键词:楚国 孟尝君 信陵君 平原君 顷襄王 司马迁 士人 秦国 战国 宰相 
说伞
《文史知识》1983年第6期60-60,共1页陈世桂 
伞,我国古代叫'簦',《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就有虞卿'蹑蹻担簦说赵孝成王'的记载。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解释说:'簦,笠盖也。''笠,簦无柄也。'刘宋裴骃《史记·集解》也说:'簦,长柄笠。''笠之有柄者谓之簦。'簦字从竹,说明它...
关键词:平原君虞卿列传 裴骃 赵孝成王 虞卿 晋人 刘宋 五帝本纪 古今注 曲盖 索隐 
释“三”
《文史知识》1982年第1期100-104,共5页甘民重 
'三'在汉语中,谁都知道它有实数和虚数两种意义。实,指确定的自然数;虚,一般人只知它泛指多数,所有字典词典也就是这样解释的。的确,'三'在许多情况下,属泛指多的虚数。
关键词:讨论集 《滕王阁序》 平原君列传 孔颖达疏 召南 梅坡 胡茄 古典诗歌 道生一 戏曲小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