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那霉素

作品数:28被引量:6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金志华李晓露王海燕张雪霞任风芝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化学与生物工程》《农产品加工》《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普那霉素纳米粒肠溶胶囊的制备及药动学评价被引量:3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21年第5期661-668,共8页赵欣 孙立昂 戈梅 沈琦 
使用高压均质法分别制备普那霉素Ⅰ_(A)和Ⅱ_(A)纳米混悬剂,冻干所得的纳米粒按比例混合后填入胶囊,经浸蘸肠溶包衣液制成纳米粒肠溶胶囊,并考察该胶囊的体外释放行为及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动态光散射(DLS)法测得普那霉素Ⅰ_(A)和...
关键词:普那霉素 纳米混悬剂 纳米粒 肠溶胶囊 体外释放 生物利用度 
普那霉素ⅡA类似物的制备与体外活性测定
《中国新药杂志》2020年第22期2617-2621,共5页王海燕 张雪霞 李晓露 朱京童 李宁 任风芝 
河北省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专项资助基金(199676154H)。
目的:分离制备普那霉素ⅡA类似物,进行结构鉴定与体外活性测定。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对普那霉素ⅡA粗品中的类似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进行结构解析,并采用枯草芽孢杆菌考察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分离得到4个类似物,分...
关键词:普那霉素 类似物 结构鉴定 链阳菌素 抗菌活性 
Genome Shuffling选育普那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 LS15被引量:2
《农产品加工》2018年第3期55-58,共4页李靖靖 李红梅 
普那霉素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是万古霉素的替代药物。对1株普那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 LS15进行了Genome Shuffling的育种研究。首先,利用亚硝基胍对LS15...
关键词:普那霉素 GenomeShuffling 链霉素 
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 LS15产普那霉素的发酵培养基优化被引量:1
《农产品加工(下)》2018年第2期9-12,18,共5页李靖靖 李红梅 
普那霉素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是万古霉素的替代药物。对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 LS15产普那霉素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PB-CCD的优化研究。PB试验表明,K_2HPO_4、酵母抽提...
关键词:普那霉素 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 
普那霉素ⅠA纯化工艺研究被引量:1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7年第9期771-774,共4页李晓露 高月麒 王海燕 林旸 王宁 任风芝 张雪霞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No.2014ZX09201001)
目的开发一种普那霉素ⅠA纯化工艺。方法使用中压层析系统,以普那霉素ⅠA收率为指标,考察反相硅胶C18的洗脱参数和上样量,并对结晶条件进行优选。结果 30μm的反相硅胶C18为最佳层析介质,洗脱剂为体积分数55%的甲醇-酸水溶液,流速为1.5B...
关键词:普那霉素 反相硅胶 分离纯化 
普那霉素ⅡA的制备及纯化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7年第6期816-820,共5页王海燕 李晓露 高月麒 张丽 任风芝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2014ZX09201001)
采用二元液相分离系统,通过对比柱色谱硅胶、聚合物微球和反相硅胶3种不同类型色谱介质的分离效果和洗脱参数,开发普那霉素ⅡA的制备工艺。结果显示,选用反相硅胶C18为色谱介质,洗脱剂为乙腈∶0.05%磷酸二氢钾溶液(45∶55),上样量0.8 g/...
关键词:普那霉素 分离纯化 二元液相分离 抗生素 大环内酯 多重耐药菌 
spy1的DNA改组提高普那霉素的产量被引量:7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5年第3期178-182,191,共6页金庆超 沈娜 杨郁 金志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1376217;20976161);宁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4A610209)
目的研究普那霉素产生菌株选育的分子育种方法,提高普那霉素的产量。方法对来自6种始旋链霉菌基因组重排菌株的spy1调控基因,进行DNA改组研究,然后筛选阳性接合子进行发酵,HPLC法测定普那霉素两组分的产量变化。结果建立了普那霉素生物...
关键词:始旋链霉菌 普那霉素生物合成 DNA改组 spy1基因 
发酵—吸附分离耦合技术在普那霉素发酵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河北化工》2013年第01X期19-22,共4页聂利强 赵静 刘俊果 
以RP2012-3链霉菌为试验菌株,研究了吸附分离耦合技术在普那霉素发酵过程的应用。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了大孔吸附树脂在发酵过程中补加的最适型号、补加量和补加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酵进行28h时,用LD605型大孔吸附树脂一次型补加8%...
关键词:普那霉素 吸附分离耦合 大孔吸附树脂 
奎奴普丁的合成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2年第6期401-404,共4页赵传猛 裘鹏程 肖立 尹明星 张福利 
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10XD1422800)
普那霉素Ⅰ包括主成分普那霉素ⅠA和次成分普那霉素ⅠB、普那霉素ⅠC。粗品经甲基化反应将普那霉素ⅠB转化为普那霉素ⅠA,纯化后经Mannich反应和消除反应制得5-亚甲基普那霉素ⅠA(3),3与(S)-3-奎宁环硫醇反应得抗感染药奎奴普丁,总收率...
关键词:奎奴普丁 普那霉素 甲基化 合成 纯化 抗感染药 
普那霉素发酵工艺研究被引量:2
《河北化工》2012年第4期9-11,共3页钱思宇 刘颖利 王昂 周旻 郎晓磊 仓基勇 
以RP59500为试验菌株,在15 L发酵罐内,研究了普那霉素的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了其生物合成的最适温度、接种量。优化了其发酵培养基,并进行了发酵中间补料试验,确定了最佳补料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以3%淀粉、1.7%蔗糖、1%黄...
关键词:普那霉素 发酵 工艺优化 补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