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电机制

作品数:24被引量:261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言穆弘张义军郭凤霞孙京张鸿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宁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气科学》《防灾科技学院学报》《高原气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贵高原台地一次雷暴过程电学特征及降水粒子分布观测分析被引量:1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57-67,共11页曾勇 张小娟 李皓 邹书平 黄海迅 黄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5169);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8Z01602);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9]2387号);贵州省气象局科研业务项目(黔气科登[2020]02-01号)。
利用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大气电场资料和VLF/LF三维闪电定位资料,对发生在云贵高原台地一次雷暴过程电学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模糊逻辑法对云内降水粒子进行反演,并探讨了雷暴电荷结构与降水粒子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雷暴在发展、成...
关键词:雷暴云 大气电场 模糊逻辑法 电荷结构 起电机制 
沙尘暴过程中5~7000m高度大气电场及其对颗粒带电量影响被引量:3
《中国沙漠》2020年第1期23-28,共6页王娟 李兴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562017,11302111);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西部青年学者A类项目(XAB2017AW03);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BFH03004)
利用GPS探空仪和大气电势测量设备,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测量了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中大气电势的梯度分布,基于电场变化曲线分析了空中沙尘颗粒电荷极性及其数目浓度的变化规律,给出了一种新的沙尘颗粒起电机制模型,讨论了环境电场强度对...
关键词:大气电场 梯度分布 探空测量 沙尘暴 起电机制 
基于多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研究闪电放电频次、触发高度差异性
《电瓷避雷器》2019年第2期74-78,共5页李金龙 
基于已有的三维模式雷暴云起放电模式,对比分析GZ、TAK方案下闪电放电频次、正负先导的发展步数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不同方案下闪电触发高度的差异性,研究表明:GZ方案中,无论是在垂直分布高度上还是在频次上,闪电触发频次较TAK方案少;与TA...
关键词:雷暴云 起电机制 电荷结构 闪电放电 
雷暴单体的对流强度对电荷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第25期7-16,共10页郭凤霞 李雅雯 鲍敏 刘祖培 黄兆楚 王曼菲 
利用三维雷暴云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通过改变中心扰动位温,设置敏感性试验组,分析探讨雷暴单体对流强度对电荷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雷暴单体对流强度随着扰动位温的增加而增加。对流强度不同,其空间电荷结构也明显不同,但始终存在底...
关键词:雷暴单体 电荷结构 起电机制 对流强度 水凝物 
北京地区雷暴云微物理结构数值模拟及其与双偏振雷达观测对比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409-418,共10页谭天 肖辉 孙跃 侯团结 冯亮 闻光 周筠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14CB441403;2013CB430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5037;41605019)
为了对华北地区雷暴云微物理和起电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利用三维雷暴云动力-微物理-电耦合数值模式对2015年8月22日发生在北京东北部的一次雷暴云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所得雷暴云微观结构与X波段双偏振雷达观测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大气物理学 雷暴云 微物理结构 双偏振雷达观测 电荷结构 起电机制 
气溶胶对雷暴云起电以及闪电发生率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7
《大气科学》2015年第5期941-952,共12页师正 谭涌波 唐慧强 杨忆 彭琳 郭秀峰 陈浩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441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5003;41075003;4147500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3_0515
本文利用二维耦合气溶胶模块的雷暴云起电模式,结合一次南京雷暴个例,进行250 m分辨率雷暴云起电模拟实验,探讨了气溶胶浓度对雷暴云空间电荷分布以及闪电发生率的影响。在这个气溶胶模块中,假定一个三模态的气溶胶对数分布,考虑...
关键词:气溶胶 电荷结构 起电机制 闪电发生率 数值模拟 
云水饱和度对雷暴云非感应起电过程的影响被引量:3
《大气科学学报》2015年第4期502-509,共8页孙京 郭凤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441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5008);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69);湖北省雷电灾害防御专项(FL-Z-20140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0Z004)
在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中引入基于Saunders et al.(1991)实验结果的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S91,在此基础上,利用云水饱和度替代环境温度和有效液水含量将S91方案变形。对比分析一次雷暴单体首次放电前,变形后的S91方案和原S91...
关键词:雷暴云 数值模拟 非感应起电机制 云水饱和度 
平凉一次雷暴云内的降水粒子分布及其电学特征的探讨被引量:16
《高原气象》2012年第4期1091-1099,共9页张廷龙 杨静 楚荣忠 赵果 张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5001;41175092);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热带西太平洋观测试验与我国高影响天气可预报性研究(2008-2010年)"子课题"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观测与微物理结构分析"共同资助
利用X波段多普勒双偏振雷达在甘肃平凉地区获取的一次雷暴过程资料,采用模糊逻辑判断法详细分析了该过程云内降水粒子的时空演变特征,同时结合该地区雷暴的电学特征,探讨了雷暴云电荷结构与云内降水粒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雷暴发...
关键词:雷暴云 模糊逻辑判断法 电荷结构 霰粒-冰晶起电机制 
雷暴云起电机制及其数值模拟的回顾与进展被引量:10
《高原气象》2012年第3期862-874,共13页郭凤霞 孙京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080601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基金项目(20080319);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ME100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0Z00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共同资助
对国内外有关雷暴云起电机制和起/放电模式的研究结果和进展进行了回顾,总结了这两方面研究的主要进展及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详细介绍了离子、粒子及其他起电机制的发展历程,并从非云模式和云模式这两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起/放电模式的一些...
关键词:雷暴云 起电机制 数值模式 
雷暴云首次放电前两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的比较被引量:27
《大气科学》2010年第2期361-373,共13页郭凤霞 张义军 言穆弘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0806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4060500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基金2008031
在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中分别引入两种基于不同实验室结果的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S91和SP98,对比分析了一次雷暴单体首次放电前,利用两种方案模拟得到的非感应电荷转移区域、极性、量级和电荷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其与有效液态...
关键词:雷暴云 数值模拟 非感应起电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