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重建

作品数:24被引量:254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袁玉江喻树龙蔡秋芳刘禹魏文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西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冰川冻土》《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沙漠与绿洲气象》《干旱区地理》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贺兰山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树轮对过去202a最低气温的重建
《干旱区地理》2024年第6期909-921,共13页张晶 马龙 刘廷玺 孙柏林 乔子戌 
中国季风-大陆过渡带树轮多指标的水文气候信号挖掘及其响应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69019,51669016);“草原英才”滚动支持项目资助。
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全球水文气候发生深刻变化,而季风与非季风过渡带地区气候复杂多样,所以摸清该地区过去长期气候变化规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36棵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的66个树轮样芯建立了季风与非季风过渡带典型地区(...
关键词:树轮宽度年表 最低气温重建 气候变化 季风与非季风过渡带 贺兰山 
滇西北地区1678-2019年9-10月平均气温序列的建立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22年第3期330-338,V0330-V0338,共18页邓国富 李明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7391,41630529,4157119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7YFA0603302)。
作者于2012、2019年11月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98.48°E,27.78°N,海拔高度3,245 m)采集了苍山冷杉(Abies delavayi Franch.)的树轮样芯,然后,运用X射线法获取了树轮密度数据。本文选取27棵树51根样芯的晚材最大密度数据,利...
关键词:滇西北 晚材最大密度 气温重建 长年表 
基于樟子松树轮晚材最大密度重建的大兴安岭北部7-8月平均气温数据集(1781‒2013)被引量:2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22年第3期395-401,V0395-V0401,共14页李明启 兰宇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7YFA0603302)。
本文利用2013年9月份采自大兴安岭北部呼中国家自然保护区高海拔树线位置(51.79°N,123.08°E,海拔900 m)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树轮样芯(直径10 mm),使用瑞士生产的DENDRO 2003树轮分析系统获取了树轮密度数据...
关键词:树轮 晚材最大密度 大兴安岭北部 气温重建 
过去60年来南极冰盖近地面气温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1
《第四纪研究》2021年第3期739-751,共13页张雪影 王叶堂 宁文涛 张悟颖 董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1971081);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AD19070103);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项目(批准号:2019KJH011)共同资助。
如何将十分有限的器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借助它们各自的优势,分析南极冰盖气温时空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CFSR(the 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ERA5(the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
关键词:南极冰盖 近地面气温重建 再分析资料 时空演变 
树轮记录的自公元1200年以来强火山喷发事件与高亚洲南部河流源区气候水文变化的关联被引量:22
《第四纪研究》2021年第2期323-333,共11页陈友平 陈峰 张合理 胡茂 王世杰 Hadad Martín ARIEL Roig Junent Fidel ALEJANDRO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批准号:32061123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批准号:U1803341)共同资助。
强火山喷发作为气候变化重要的外强迫因素,其所造成的气候环境效应一直是气候变化研究热点,而其对于流域水循环影响较少受关注。本文利用采自高亚洲南部河流源区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树轮样本,研制出一个长达885 a的树木年轮标准...
关键词:树木年轮 气温重建 火山喷发 水文效应 青藏高原 
树轮记录的1808年以来神农架地区平均气温的变化被引量:16
《第四纪研究》2021年第2期334-345,共12页郑泽煜 靳立亚 李金建 陈婕 张肖剑 王振乾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中国南北过渡带综合科学考察”(批准号:2017FY100903)资助。
利用采自神农架林区的巴山冷杉树轮样本建立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STD),年表的可靠时段是1808年至2017年(SSS>0.85)。与气候要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树轮年表与多个月份的平均气温相关显著,其中与前一年9月至当年5月(P9C5)平均气温的相关性...
关键词:树木年轮 神农架 气温重建 
过去百年河南桐柏山气温变化历史及其与海气相互作用的联系被引量:15
《第四纪研究》2021年第2期346-355,共10页蔡秋芳 刘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671212);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B40010300);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部署项目共同资助。
全球气候变化已对人类生存环境、生态安全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开展百-千年尺度的高分辨率气候重建可帮助我们有效预测气候变化的短期趋势。最低温变化对植被生长异常重要,然而目前来自我国北亚热带地区的相关研究还较...
关键词:北亚热带 树轮宽度 气温重建 海温 AMO NAO 
基于树轮宽度重建川西南137年秋冬季平均气温变化被引量:13
《第四纪研究》2020年第1期252-263,共12页谢成晟 李景吉 高苑苑 石松林 彭培好 杨兴 冯玮娜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课题项目(批准号:SKLGP2018Z004);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2017YFC0505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41501060)共同资助。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滇横断山高海拔地区秋冬季温度变化已经成为区域气候变化研究热点。为了更好地了解长时间尺度下秋冬季平均气温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本文运用泸沽湖地区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树轮宽度...
关键词:气温重建 树木年轮 集合经验模态(EEMD) 川西南地区 
近200年来秦岭2-4月历史气温重建与空间差异被引量:11
《地理研究》2017年第8期1428-1442,共15页侯丽 李书恒 陈兰 史阿荣 白红英 王俊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309);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JQ5172);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1611)
利用改进的PPR(point-by-point regression)方法,将气温相关系数图与搜索圆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搜索系数图,选取出秦岭气象站点与气温显著相关的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秦岭地区32个气象站点1835-2013年冬末初春2-4月的平均气温。同时在考虑...
关键词:改进PPR 树轮宽度 气温重建 历史气温插值 
明代后期(1450—1649)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物候变化
《历史地理》2017年第1期22-33,共12页刘炳涛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ZS037)成果
明代文集和日记中含有丰富的气候信息,通过广泛搜集和科学提取其中的物候证据,建立了1450—164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物候变化的序列,以此来反映明代中后期气候的冷暖变化。结果认为明代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冷暖变化以世纪尺度论...
关键词:春季物候 文集和日记 1450—1649年 长江中下游地区 气温重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