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营两清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倪秋勤杨进郭海龚婕宁周新灿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安阳市中医院天津中医学院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中医》《中医药导报》《中医文献杂志》《中成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走出“透热转气”的误区被引量:4
《中医药导报》2011年第8期94-95,共2页倪秋勤 杨进 
列举了在"透热转气"的理解过程中较常见的几个误区,如"透热转气"的药物、"透热转气"与气营两清的关系、"透热转气"的时间、清气之品的应用等,并对错误之处进行了阐释,以便读者能更好的理解"透热转气"的实质。
关键词:透热转气 气药 清营汤 气营两清 乍入营分 
气营两清法治疗白血病发热47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四川中医》2010年第7期55-56,共2页薛广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白血病发热的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47例白血病发热患者,针对其病势凶险、变证繁多,顷刻间由卫及气、到气营两燔、生风动血的状况,在化疗以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清营透热、宣畅气机,使气机展而热势降,外...
关键词:白血病 发热 气营两清法 
从实际病例探讨老年外感高热症的辨治要点被引量:1
《中国中医急症》2008年第12期1772-1773,共2页郭海 龚婕宁 
通过对1例老年外感高热患者辨证治疗过程的分析,认为辨治老年外感高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首先明辨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2)明确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3)明确寒热属性及是否夹湿;(4)明辨部位,合理选择辨证方法;(5)重视气营两...
关键词:外感高热 中西医结合 气营两清 
袁长津指导治疗重度带状疱疹病毒性脑膜脑炎1例报告
《中医药导报》2008年第10期20-20,共1页周新灿 
笔者在湘雅医学院读研究生期间,每逢名老中医袁长津教授周六出门诊时,即前往随诊抄方,前后达2年之久,受益匪浅。工作以来,我在以西医为主诊疗疾病的同时,常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于临床,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每遇到疑难重症,我...
关键词:带状疱疹 病毒性脑膜炎 伏暑 气营两清 清瘟败毒饮 
清营汤功能之我见
《中医文献杂志》2006年第4期34-36,共3页叶显纯 
清营汤是中医治疗温病的著名方剂之一,有关文献对其功能持有不同认识,众说纷纭,使人莫衷一是,似有通过探讨以臻一致的必要,爰将一己粗浅之见述之于下,以为抛砖引玉之举。
关键词:清营汤 功能 透热转气 气营两清 
气营两清法治疗小儿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121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9年第6期259-260,共2页俞恩芝 
目的:观察气营两清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疗效。方法:将182例SIRS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采用抗感染、清除自由基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21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关键词:全身炎性反应 综合征 气营两清法 儿童 
清营汤透热转气初探
《中成药》1985年第6期28-29,共2页江克明 
清营汤为是吴鞠通《温病条辨》方剂。透热转气是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提出的一个治疗原则。一、清营汤与透热转气的联系叶天士与吴鞠通都是清代的温病学家,二人在温热病的辨证论治学术理论上是有联系的。叶氏首先提出:温热病以卫、...
关键词:清营汤 叶天士 入营 清热剂 透热转气 透营转气 营分证候 温病条辨 气营两清 黄连 川连 清热燥湿药 银花 气分证 养阴生津 
清营汤与透热转气——谈1979年版《方剂学》中需商榷的两个问题被引量:1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45-46,共2页李继泽 
《方剂学》(1979年版)在清营汤方解中云:“方中用犀角成寒清解营分之热毒,为主药……佐以苦寒之黄连、竹叶心、连翘、银花清心解毒,并透热于外,使热邪转出气分而解,体现了气营两清之法。”
关键词:清营汤 犀角 清热剂 凉血药 透营转气 透热转气 气营两清 《方剂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