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至而有效

作品数:41被引量:47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陈日新康明非刘小平邢玉瑞陈颖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江西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新疆中医药》《国医论坛》《辽宁中医杂志》《中国针灸》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气至而有效”理论在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医干预中的促进效果研究被引量:5
《中国中医急症》2023年第12期2116-2118,2126,共4页吴慧文 郑全成 肖淑红 刘建浩 
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ZDYF2022SHFZ129);海南省卫生健康行业科研项目(20A200199)。
目的观察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医干预中“气至而有效”理论的介入及促进效果。方法将124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双色球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气至而有效”理论主导的中医综合干预方案。对...
关键词:急性周围性面瘫 中医护理 临床效果 护理评价 
从“气至而有效”浅析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提高脊柱推拿疗效的临床思考
《新中医》2023年第19期192-195,共4页范志勇 吴震南 周俊年 吴山 
2017年广东省财政厅项目(粤财教〔2016〕387号)。
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医家擅长运用脊柱推拿治疗脊柱及脊柱相关疾病。从“气至而有效”的理论溯源,脊柱推拿“气至”的经络学基础,“气至而有效”的表现,影响脊柱推拿“气至”的常见因素等方面阐述“气至而有效”对提高脊柱推拿临床疗...
关键词:气至而有效 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 脊柱推拿 临床思考 
陈日新“灸之要,气至而有效”学术观点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4
《中医杂志》2023年第2期119-123,共5页李海燕 陈彦奇 李巧林 谢丁一 陈日新(指导)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CB554503);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2ACB70001);江西省中医药科研课题(2019A170);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20201077);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CXTD22010)。
介绍陈日新教授“灸之要,气至而有效”的学术观点,并以其指导艾灸得气的临床应用。通过梳理古代文献关于得气的记载,结合灸法的临床研究成果,阐释“灸之要,气至而有效”学术观点,包括艾灸的核心是得气;艾灸得气是一组多维度的、与疗效...
关键词:艾灸 热敏灸 得气 名医经验 陈日新 
浅析“推之要,气至而有效”被引量:7
《中国针灸》2022年第7期794-798,共5页谢梦迪 雷洋 杨惠然 游月 高晶晶 王峥 李洁 周运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4513;河南省“中原千人计划”——中原名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19FMCZ004。
以《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古籍所提出的“得气”思想为出发点,从施治前的寻气、辨气与推拿“得气”的前提条件——辨证精、手法明阐述推拿治疗中得气的重要性;继而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总结推拿治疗过程中患者具体“得气”表现,如酸、...
关键词:推拿 得气 调气 气至而有效 
杨继国教授运用“气至而有效”理论治疗面瘫后遗症经验总结被引量:6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年第11期4310-4314,共5页丁麟 王兴鑫 郑晓军 盛亚文 杨继国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鲁卫函[2020]132号):齐鲁督灸扶阳流派中医药特色技术,负责人:杨继国。
目的 介绍杨继国教授运用“气至而有效”理论治疗面瘫后遗症的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详细将杨继国教授治疗此病的临床经验记录于本文,除了运用临床治疗本病的常规针刺方法以外,特别注重“气至而有效”理论的运用,通过循经远取...
关键词:面瘫后遗症 气至 气至而有效 透刺 名医经验 
“气至而有效”考释被引量:8
《中国针灸》2021年第6期657-658,共2页胡玉龙 朱长刚 
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质量工程资助项目:2017ghjc138。
《黄帝内经》反复强调“气至而有效”的理念。何谓“气至”?查《中医大辞典》无“气至”词条;再查《实用针灸学词典》,也无“气至”词条,但有“气至而去之”之条,条文的解释是:“针刺术语。意谓针刺得气以后,即可起针。《灵枢·九针十...
关键词:针刺 黄帝内经 灵枢 气至 得气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被引量:3
《中国民间疗法》2021年第1期13-15,共3页焦欣怡 郝昊 
山东中医药大学2020年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2020091)。
针刺需要"得气"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该文从经络、患者、医者、疗效4个方面分析了与得气的关系,进一步阐述了在临床上如何使针刺达到理想疗效的方法。
关键词:针刺 经络 得气 疗效 
基于“气至而有效”探讨捏脊法的“深取痛引之”被引量:2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5-7,共3页韦姜飞 朱延 陆金路 熊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4446)(81973970);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ZYWH2017-06);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资助项目(PPZY2015A068);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品牌专业建设2017年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NZYZYXPPJG2017-09)
捏脊法是小儿推拿临床的常用手法。但目前临床上对捏脊法如何操作取效的理解各有不同。本文欲从"气至而有效"的角度探讨捏脊法的规范化操作,以供教学、临床运用和科学研究的参考。
关键词:捏脊法 气至 
从“气至而有效”谈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被引量:30
《中国针灸》2019年第2期197-200,共4页宋婷婷 王军 
"气至而有效"提示我们针刺取效的关键在于"气至",而"气至"具有"气至针下"(得气)与"气至病所"的双重含义。气至针下是起点,因此针下得气的性质及强度与获得疗效密切相关;气至病所是终点,因此经气的运行速度是影响最终疗效的重要环节。本...
关键词:气至针下 气至病所 针刺疗效 
从循证医学角度思考“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被引量:1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第92期241-242,共2页陈颖 李瑛 
四川省科技厅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得气对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疗效影响的机制研究"(编号:2016HH0007)
本文论述了循证医学的背景、概念、特点,"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含义及其在针刺临床的运用,并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气至而有效"展开了新的思考,阐明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在盲法和针刺临床量化标准方面与循证医学的关系,并提出应当将二者...
关键词:循证医学 针刺 气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